王 军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健康是人民幸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共同追求。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需求的提升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卫健执法支队牢记“执法为民、护卫健康”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扎实推进医疗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全力守护人民健康,持续高压严打非法行医,不断规范医疗机构执业,组织开展各类专项治理行动,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专项检查频频出击 筑牢群众健康防线
按照国家、省、市卫健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市卫健执法支队组织开展国家双随机监督抽检、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等各类专项行动,主动出击,强化监管,全力保障人民群众医疗安全和健康权益。
开展双随机监督抽检。2024年4月以来,我市抽检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6家。检查发现,个别医疗机构存在医疗器械管理不规范、未按规定填写病历资料、抗菌药物未按级别授权等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现场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整改,要求相关医疗机构切实落实主体责任。依法立案查处10起,行政罚款人民币7万余元。
开展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专项行动。以“零容忍”态度纠治医疗服务过程中检查、用药、治疗等方面不合理、不规范现象,进一步提高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意识,不断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防止损害患者利益和腐败行为发生。
组织开展依法执业专项行动。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对460余家医疗机构管理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培训,指导落实法律责任,提高管理服务能力。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医疗机构依法执业专项检查,对医疗机构执业资质、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执业行为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等情况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截至目前,共监督检查医疗机构1000余户次,指导督促整改问题200余条,立案处罚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37起。
加强个体诊所管理 亮明群众健康红线
目前我市共有各类诊所398家,主要分布在各县(市、区)主城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主要采用日常监督和专项行动相结合的方式强化监管。为保证基层医疗服务质量,一是严格执行备案标准,防止不符合条件、没有医疗质量保证的个体诊所进入医疗市场;二是加强个体诊所医疗质量管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坚持把各项医疗质量管理措施落实到个体诊所的诊疗服务中去;三是加强个体诊所执业人员、医疗收费、医疗行为等方面的监督,严厉打击超范围执业,违规使用抗菌药物,非法从事性病诊疗和医疗美容活动等行为,引导患者合理就医,促进个体诊所健康发展。
2023年,全市有20家诊所因使用过期药品、未按规定填写病历资料(处方)、不规范使用抗菌药品等行为被卫生健康行政部门依法查处。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监督检查诊所486户次,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56份,行政处罚33家。
高压严打非法行医 守住群众健康底线
持续高压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医疗美容。通过群众举报、巡查、协管上报等途径收集线索。同时,利用抖音、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医疗美容知识普法宣传,提高群众医美知识知晓率。
2023年,全市共打击无证行医38起,没收违法所得8万余元,没收违法药品器械 15 箱,行政罚款200余万元,移送司法机关1人。查处取缔无证开展医疗美容活动的机构5家,没收药品器械3箱,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2831.6元,行政罚款人民币20余万元。落细落实综合监管制度,期间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执法9次,通报打击非法医美典型案例,形成监管工作合力,给非法医美者以更强震慑。
健康事业事关民生福祉,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监管体系是护佑人民生命健康的坚实盾牌。下一步,市卫健执法支队将继续巩固医疗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成果,建立健全长效监管工作机制,提升医疗卫生行业监督执法能力,促进医疗机构合法合规执业,对非法行医、非法医疗美容“露头就打”,努力推动我市医疗服务市场环境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