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凤阳县黄湾乡紧抓治淮工程移民迁建之机,结合民生工程项目实施,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群众生活得更加殷实、更有品质。
黄湾乡以民生项目为抓手,以解决残疾人需求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残疾人康复救助、社会保障、教育就业等方面精准发力,持续提升残疾人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
注重精准兜底线,提升残疾人康复水平。黄湾乡残联联合乡卫生院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提供康复训练、健康体检、心理辅导等服务。全面落实残疾人社会优待和社会保障政策,推动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的无障碍改造,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及其家庭纳入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
拓宽渠道促就业,推动残疾人自我发展。实施残疾人就业帮扶行动,通过采取走访调查、政策宣传、岗位对接等系列帮扶措施,帮助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实现就业。开展残疾人专项创业培训,配合县残联举办残疾人电商、家政、手工编织培训班。同时,通过资金补助、贴息贷款等方式,帮助残疾人从事种养业、加工业、服务业,助力残疾人群体实现自身发展。2023年,黄湾乡发放残疾人各类补助90余万元,惠及859人。
送戏下乡,贴合群众“口味”。近日,由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凤阳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的2024年“送戏进万村”文化惠民演出活动走进黄湾乡,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一道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台上,演员们纷纷拿出各自的绝活,深厚的唱功和惟妙惟肖的表演让观众大呼过瘾。
黄湾乡充分利用已建成的文化服务设施,以乡村文艺队伍为核心,以宣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明新风为主题,广泛开展“送戏进万村”、送电影下乡、“我们的节日”等文化惠民活动,积极提升群众文化素养。同时,充分发挥志愿队伍引领带动作用,引导群众自编自导自演村级联欢晚会,变“送”文化为“种”文化。2023年,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406次、文化惠民活动21场次,以丰富的文化生活,提振乡村“精气神”。
助餐服务,守护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黄湾乡老年助餐点实行统一装修风格,桌椅板凳等都由相关部门招标采购,并进行适老化设计。为让老年人吃得起、吃得好,60周岁以上老人在享受企业提供的就餐优惠的同时,还可以按照A、B、C三类标准每人每天享受4至7元不等的助餐补贴。除餐饮功能外,助餐点还内设活动室、日间照料室、心理咨询室等,实现养老服务、便民服务等功能有效衔接。助餐点的老人们自发建立活动小组,适时开展打钱杆、广场舞展演、棋牌类比赛等文体活动。此外,助餐点协助志愿者开设集政策宣传、知识讲座、技能培训、文体娱乐为一体的老年公益课堂,让老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2023年,黄湾乡实施民政临时救助62户,低保在享816人,特困供养175人,高龄津贴774人,累计发放补助资金795.6万元;免费“两癌”筛查750人,新增就业327人,投资1644万元建设黄湾第二幼儿园,完成安置点6条道路工程,150户改厕任务……一串串惠民数据、一个个惠民项目、一项项惠民举措见证着民生“温度”,绘就了一幅色彩斑斓、可圈可点的民生画卷。
(葛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