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3日
第A03版:副刊

家门口的绣球花又开了。这是老妈种的绣球花。经过的路人都被吸引,忍不住要停下来拍照。邻居们都夸老妈会种花。这时老妈笑得脸上也开了花,总说:“我乡下人,不会种花,只会种菜!”

是啊,老妈大字不识几个,在乡下种了大半辈子的田地,侍弄的都是青菜萝卜花、黄瓜茄子花。老妈种花是为形势所迫。

十年前,我生老二,老妈来城里照顾我坐月子,后来又把老爸也喊来帮忙。我们就在我家同一单元楼里再买了一套房,爸妈他们住一楼,我们住二楼。大儿子上高中那三年,住校,逢周末回家。在接送他往返学校的路上,得经过一家小花圃,时间富余的话我就会去那花圃转转,顺手买两盆花回家。可我养花实在不得要领,买回来的盆花鲜鲜艳艳的,养上一段时间,要么枝叶枯了,要么再不见花开二度,成了纯绿植。我一般都是扔了旧的,换新的。

以前我扔花,老妈脸色就会不好看。但她不认识那些花,也没闲工夫管我养什么花。有一年,我正要扔两盆开败的栀子花。这栀子花老妈是知道的,熟悉的,也是喜爱的。在我们乡下,每逢插秧季,人们会在水稻田里扦插下栀子花枝,等到秋收割稻时,就连根带泥地把栀子花挖出来,移栽于房前屋后。老妈拦截下我要扔的栀子花,狠狠地瞪了我一眼说:“你楼上不接地气,又没日晒夜露,哪养得好?”

转眼来年初夏,在我又宠幸了几番别样的新花、早忘记那曾经的栀子旧爱时,老妈突然采来几朵栀子花给我,都是半开的大花苞,插水里就能盛开。我惊奇老妈哪来的栀子花,老妈手往南阳台外一指:“就是你的花,我种门口地里了!”我跑出去一看,在一楼阳台外面的绿化带里,两棵栀子花已长得甚是茁壮,叶片儿绿得油亮亮的,花骨朵儿缀满了枝头。我问老妈,怎么把栀子花养得这么好,老妈说:“我不会种花,只会种菜。我就当种菜一样种喽。”正好我家里又有了两盆刚刚落幕的蓝色绣球花,赶紧也搬下来:“老妈,这也给你种。”

两盆盆栽的绣球花,被老妈种门口绿化带里,第一年就长到齐膝高,第二年更是窜到及腰,到今年春天已经枝繁叶茂、繁殖成一大丛了。我剪下红粉的绣球花,两三朵就能插满一个花瓶。绣球花对土壤的酸碱度很敏感,花色可调整。我跟老妈说:“我买点调色剂,明年让它再开蓝色花吧?”老妈一口回绝:“花么总归是红艳艳的好看,绿不啦叽的有什么好看!”

孩子们笑话外婆是个“色盲”,蓝绿不分。在老妈的眼里,花儿的颜色大约只有红、黄、白,就没有中间色,什么紫红、粉红、桃红都叫红色,橙黄、橘黄、鹅黄全是黄色。与人一起看花时,她一律手指着说“这个红花”“那个黄花”。即使有区分,老妈会指着一朵大红花说:“这朵红堂堂的好看吗?”又指着一朵粉红色花说:“旁边那朵红嘿嘿的也漂亮!”

老妈在种花中找回了与土地的亲密连接,种花的热情高涨。翻花盆用的园艺小铲子早不称手了,老妈让我开车回老家专门搬了一趟,把她的大小铁锹都运了过来,一起装车运来的还有两蛇皮袋子的泥土,老妈说这是我家自留地里的熟土,肥着呢。

但老妈种什么花还是被动的,得看我买什么花。我春天若买回来月季,老妈春末种的必是月季花。我秋天若买回来菊花,老妈初冬肯定在种菊花。她既不懂花的品种,也不问花的名字,那些洋名字的花,告诉她名字她也记不住,老妈就一直把郁金香叫“洋葱头花”,把鸢尾花叫“茭白花”。

老妈坚信,不管啥,种在地里了,只要有日晒夜露,有她施的肥,就没有长不好的。刚开始,我还试图要照本宣科给她念念百度上某花的注意事项,可她根本不听:“你边上去转转吧!我哪还要你个书生来教?种花不就跟种菜一样嘛!”也罢,就由着老妈来吧。况且,她这个种花如种菜的理论,实践证明,确实高明。

2024-05-13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12901.html 1 3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