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进一步发扬基层民主,畅通民主渠道,提升基层治理水平,近年来,凤阳县黄湾乡把建好用好“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作为优化基层治理的重要方式,以“微协商”为抓手,组建“五老”协商调解室,健全“三商五步”工作法,实现“为民做主”向“请民做主”的转变。
黄湾乡根据村(社区)发展需求,结合“湾事如意”协商品牌创建,建立以党委牵头、部门协调、委员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整合现有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广场、凉亭、长廊等阵地资源,打造协商议事厅、议事亭、协商长廊等符合乡村特色的协商议事场所。畅通群众参与协商的诉求渠道,根据村民生活习惯,采取“板凳会”“庭院会”等易操作的协商形式,将协商议事会开到田间地头、农家小院,调动村民参与议事的积极性。目前,已设立村(社区)社情民意信息收集点7个,配备村级信息员7名,做到了活动有场地、履职有平台、群众心声能直达。
聚焦民生关切,议题选择彰显温度。该乡每月开展的“微协商”活动,注重将“成员荐题”与“党政点题”高度融合,把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出发点。在收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议题时,注重把握好协商优势,尽力吃准问题根本,了解实情、掌握动态。2023年,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安置点下水道改造、老年助餐点建设、占道经营现象整治等议题进行协商,通过拟定协商议事清单、明确重点议事项目等方式,开展各类协商议事活动12场,充分释放了政协工作能量。
提升议事成效,加大成果转化力度。该乡围绕“说、议、办、评”四字流程,助推协商出实效。有事先“说”,通过委员上门说、群众现场说,广泛收集协商议题,需要协商的就拿出来“议”。多方共“议”,以“微协商”的形式,将“议”后形成的意见推进到“办”的环节。合力促“办”,依照事情类型和急难程度,通过督促交办、部门联办等方式,确保事项有进展。协商议事成果落地后,及时组织群众“评”,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议事成果测评表等形式让群众评议,确保事项办得了、有成效。
(葛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