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03日
第A03版:副刊

好趁清明放纸鸢

□马英闵

在春光的柔和中,清明节悄然来临。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照在新绿的草地上,为大地披上一层金色的纱。清明,一个用来缅怀和追忆的节日,每个角落都弥漫着情绪,却也不失春日的生机。

清明节的风俗源远流长。传统的扫墓,带着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与敬意,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回望过往,感怀生命。然而,在这传统习俗之外,还有一项活动,同样承载着人们对于亲人的缅怀与对生活的热爱,那便是放风筝。风筝,或许是最能代表清明的物事,它在风中飞舞,像极了人们心中那份轻柔的思念,又似乎带着逝者的灵魂,在天空中自由翱翔。

记忆中的放风筝,总是和家人的身影联系在一起。那时的我们,还是稚嫩的孩子,跟随父母的脚步,来到郊外的空地。春风拂面,柔而不燥。我们手中的风筝,是父亲亲手制作的,用竹篾细心搭框,再覆上彩色的纸张,每一道工序都透露着对这个节日的尊重和对家庭的爱。

当风筝升空的那一瞬间,伴随着我们稚嫩的欢呼与笑声,整个世界似乎都明亮了起来。纸鸢在空中盘旋,它的尾巴在风中摇曳,像极了天边的彩云。我们紧握着风筝线,仿佛能通过它感受到那份来自高空的自由与激动。在那一刻,我们忘记了一切烦恼,只有风筝和我们的笑声在春天的空气中回荡。

风筝不仅是我们童年的玩伴,更是我们与逝去亲人沟通的桥梁。每当风筝飞得高远,我们就会默默地对它诉说心里的话,希望它能带着我们的思念,飞到天上,飞到那些我们再也触摸不到的亲人身边。这样的活动,虽简单,却让我们在清明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找到了一种特别的慰藉。

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之间,那些曾经宽阔的天空被一点点侵蚀,找到一个合适的放风筝的地方变得越来越难。然而,每当清明节来临,总有一些坚持传统的人们,会带着他们的风筝,来到郊外的空地,寻找那份久违的宁静与自在。

这些风筝爱好者中,有老人,有年轻人,还有孩子。他们的风筝五花八门,有的色彩斑斓,有的古朴典雅,有的则是孩子们喜爱的卡通形象。风筝一旦升空,便成了他们情感的载体,每一个飞舞的风筝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段记忆。

岁月流转,童年的我们渐渐长大。那些放风筝的日子,已成为我们记忆中最温暖的部分。如今,虽然我们各自忙碌,但每逢清明,心中总会浮现出那个画面:一家人在春日的田野中,笑着追逐着那只五彩斑斓的纸鸢。那是我们共同的记忆,是我们永远的纽带,也是我们对逝去亲人最深的怀念。

风筝线就像是人生中的种种牵绊,握得太紧,风筝可能会因为压力过大而断裂;放得太松,风筝又可能会飘出控制的范围。面对这些不确定性,放风筝的我们学会了坚持,学会了不放弃,学会了在逆境中寻找新的起点。

在未来的日子里,或许我们会更加忙碌,或许我们会面临更多的挑战。但只要我们记得那些放风筝的日子,记得那份纯真的喜悦,记得那种对生活的热爱,我们就能在生活的每一个清明节,找到自己的方向,飞向自己的天空。

2024-04-03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10913.html 1 3 好趁清明放纸鸢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