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8日
第A06版:副刊

下 五 镇

□李宜祥

在市区定居得久了,有时与身边的朋友聊起祖籍来,一问人家祖籍是哪的,不少人都答“苏州”。再问问他们的家族是什么时候迁过来的,都说是明朝初期。人家这么说,确实有据可查,明初苏州的这一次人口迁徙史称“洪武赶散”,这批苏州人迁徙到江淮地区是朱元璋夺得天下后,因为仇恨支持张士诚的苏州富户,也因为江淮地区连年战争而十室九空,便将苏州地区的不少富户以及农工商儒迁徙过来了。

我是在天长市下辖的一个叫“铜城”的古镇上长大的。这个镇位于苏皖两省交界处,离高邮湖的西北岸不远。我们镇上同样也有不少外来人口。

我家住在镇东头一个叫“草巷口”的巷道里,这条巷子的东端有一大片空地,1949年前陆陆续续有外来人口在此建房定居。他们的房屋建得低矮简陋,布局也凌乱,东一户西一家的。除少数土著建了瓦屋乃至宅院夹在其间外,外来的人家多建草屋,墙壁是黄土垒的。就像我国当代作家、高邮籍人士汪曾祺先生在一篇小说里所描述的“院墙下半截是砖砌的,上半截是泥夯的”那样,屋顶多用麦秸稻草或茅草苫的。也有外来户连草屋也建不起,就搭芦席棚子住。

与市区不同的是,这里不少外来户是从苏中地区“下五镇”迁徙来的。在历史上,“下五镇”是指高邮湖边西北乡的五个集镇——闵家桥集、塔儿集、夹沟集、太平集和横荡桥集。这个称谓在清初就有了,嘉庆年间编纂的《高邮州志》已明确载入了这五个集的名称和方位。

“集”又称“镇”,历史上一般集镇规模大的称“镇”,规模小的称“集”。这五个集后来就演变成金沟集、塔儿集、闵家桥集、银集和涂沟集,现在隶属于金湖县。1949年后,我国的行政区划有所调整。1958年4月,原属高邮县的闵塔区(含“下五镇”)划属宝应县。1959年10月,金湖县设立后,闵塔区划属金湖县。

这些人家迁徙到铜城镇来的缘由是因为水灾,淮河在金湖县穿境而过泄入高邮湖进入长江,“下五镇”就坐落在淮河入湖口附近。历史上黄淮交汇没少给淮河下游的人民带来灾难,据《金湖县志》记载,从明嘉靖元年(1522)起,到清咸丰五年(1855)的333年间,共发生大水灾118次,水灾之间还夹着旱灾。水灾频发一直是“下五镇”百姓的心腹之患。而铜城镇地势相对高耸,基本没有大的水灾。“下五镇”人民灾后四处谋生时,落户在“音相近、习相同”而相距不远的铜城镇便不足为奇了。“抗战”时期,铜城镇是淮南路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人民安居,商业兴旺,人们都称铜城为小上海。不仅“下五镇”,就连周边的盱眙、洪泽、淮安、宝应(淮宝)以及里下河地区的百姓都有来铜城落户的。

因灾而来的人家多是破产户,他们大多一担箩筐就挑起了全部家当,吃奶的孩子前抱后背,大些的孩子坐在筐内。也有推独轮车来的,搭船走水路来的,这些外逃谋生的人家来了,镇上就多了一些行当。有挑“八根系”(代指箩筐)的货郎,有吹着竖笛收鹅毛鸭毛的,有挑着担子边收破烂边卖麦芽糖的,有挑着剃头挑子的剃头佬,有卖洋红洋绿颜料的,有皮匠、篾匠、铁匠,有人开磨坊,有人弹棉花,还有人当算命先生、阴阳先生……五行八作的都有。

以上这些讲的都是1949年前的事了,1949年后政府带领人民兴修水利,彻底根治了水患,“下五镇”的人民安居乐业,再也不用因水灾而逃难了,如果再有从人“下五镇”那边来定居,多是工作分配或结亲而来。我于20世纪70年代在铜城中学上学期间,一位姓闵的老师给我们授过课,他就是“下五镇”里的闵家桥人。

说起结亲,有嫁过去的也有娶过来的。我有一位堂侄女嫁到闵家桥,去年她家建了别墅,家中早有了小汽车,日子过得滋润着呢。

有“下五镇”,还有“上五镇”。“上五镇”和“下五镇”的区分其实就是地势的高低之分——西北高,东南低。在“下五镇”西北边的大几十里范围内,分别有黎城镇、铜城镇、东阳镇、马坝镇、永丰镇这五个镇。这五个镇现在分别隶属于金湖、盱眙、天长三地,其中黎城为金湖县的城关镇,永丰镇原隶属于盱眙县,现为金湖县戴楼镇永丰村。马坝、东阳隶属于盱眙县。东阳镇可是个有名的地方,它曾是汉朝时的东阳郡府所在地,人称“东阳城”,历史上著名的“陈婴起义”就发生在这里,陈婴就是当时东阳县的“县令史”。

2024-03-28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10674.html 1 3 下 五 镇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