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7日
第A06版:天长新闻

“红色服务站”成为青少年热门“打卡地”

本报讯 “一曲旋律优美的民歌《茉莉花》,唱红中国,响彻全球。当年收集、加工、整理者新四军何仿年仅14岁,是石梁镇何庄村人。”日前,在天长市石梁镇石街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社区退役军人王世云为参观的小学生讲述著名军旅作家何仿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天长地处淮南路东抗日根据地对敌斗争的最前沿,在这块浸透了革命先烈鲜血的土地上,流传着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该市因地制宜将红色文化历史融入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让更多的退役军人和少年儿童一起追寻红色记忆,传承和发扬英雄精神。

“罗炳辉看到龙岗群众撒播种萝卜,他便向群众介绍点种萝卜的好处,并下田耐心传授要领。萝卜丰收时,群众发现点种的萝卜个头大味美。”在滨湖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每周都有青少年来此“打卡”,社区退役女兵、退休党员钱秋菊说,她经常为青少年讲述“罗师长点种萝卜”等抗日战争时期天长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

为拓展退役军人服务站红色教育功能,打造红色基因传承阵地,该市还选聘了一批滁州“百姓名嘴”等优秀宣讲员担任退役军人政治指导员,通过“一刻钟”宣讲等形式多样活动,将红色血脉融入退役军人和少年儿童成长的每一步,引导他们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和弘扬者,让党的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史九永 曹 基)

2024-03-27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10613.html 1 3 “红色服务站”成为青少年热门“打卡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