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08日
第A06版:教 育

一张老旧奖状

教育故事

□宋嘉晴

一年,一岁,渐渐接近,又偷偷远去,我整理凌乱的思绪,向新的一年迈进,又是一年芳草绿。捉不住的时光毫不留情地越出手指的缝隙。回忆过往,日子中竟是斑斓的光影。记忆的屏障中,昔日清晰的画面大多已然模糊,然而总有一些事情仿佛发生在昨天——

“背起行囊,穿起那条发白的牛仔裤,装着若无其事地告别,告诉妈妈我想出游几天……”每当哼唱这首熟悉的老歌,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回想当年——1989年,那是一个夏天,正如曲中描述,我背起行囊,穿起那条发白的牛仔裤,不是远游,而是返回我的家乡——如今的秦栏镇官桥社区,开始了我漫长的教学生涯。

我的家在学校围墙外,上学那会儿,在家听见预备铃声响起,我撂蹦子(家乡方言:跑得贼快的意思)跑去教室是不会迟到的。我家屋旁有个大池塘,池塘北边是中学的食堂,食堂师傅和附近的老师常在这个池塘边淘米择菜,浣洗衣裳。

工作的第五个年头,我任教四年级语文课兼班主任。第二学期,市教育局发出通知,要求全市每个学校选出10名四年级学生参加市级语文学科竞赛。接到任务,我茫然不知所措。要知道那个年代,农村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心甚少,大多都是靠天收。班里确实也没几个好苗子。选谁呢?王晓丽冠绝时辈、秀外慧中,是参赛选手的不二选择;徐艳娇小玲珑,思维敏捷,是铁打的种子选手;潘丽娟踏实稳重,有内涵,也能顶起半边天……一到九个人选摸排到位,第十个人选实在拿捏不准,把握不大,搞不好还会拖了后腿。茶余饭后,我苦思冥想,不得其解。

一日,中午放学后,我在池塘边洗衣服,忽然发现池塘对面有个熟悉的瘦小身影,与其他进出食堂的中学生迥然不同:他不是去食堂就餐,也不是在池塘边洗碗,而是悠闲地用碎瓦片玩起了打水漂,还不时地朝食堂方向瞥上两眼。那无助的小眼神让我顿生怜爱之心。我朝着他大声喊道:“张小天,你放学怎么不回家(这是中学食堂,小学生一般都是回家吃饭的)?”他一愣,不知道我的声音从哪里发出来,东张张,西望望,当他发现在池塘旮旯码头上洗衣服的我时,惊喜地叫了一声“宋老师”,就向我的方向跑过来。他告诉我,他父母不在家,回家也没饭吃,不如不回去,省得来回跑十来里路。

“那你怎么不去食堂吃饭?”我有点诧异。

他又愣了一下,支支吾吾:“我,我没钱。”

于是,我给他下“命令”,让他立刻从学校大门绕出来,到我家吃饭。饭桌上,我了解到,他的父母忙于生计,疏于对他的关心。有一次,他放晚学回家,父母还没回来,他又没有钥匙,就到邻居家还未建好的平房顶上玩耍,玩着玩着睡着了,一觉睡到天亮,父母也没找他。他说得轻描淡写,我听得瞠目结舌——还有如此心大的家长?我不由得心疼起这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于是,我暗自决定,不管他学得怎样,赛得怎样,这第十个人选非他莫属了!

经过一个月的集训,是骡子是马都要拉出来遛遛了。可是张小天家离学校五六里路,父母又没空送他。万一第二天早上他一个孩子赶不上6点半我们一起去市里的早班车怎么办?我又一次“命令”他跟父母请假,吃住在我家。

参赛当天,我们一个也不少,按时按点进入考场,学生在考场奋笔疾书,我在外面耐心等待。当工作人员把试卷拿给我们送考老师看,我发现有几个难点我们辅导课上讲过时,我就知道我的学生不会让我失望!我教学生涯中第一张市级奖状出炉了。

多年以后,我已记不清大部分曾经的学生的模样,也叫不出大部分曾经的学生的名字,但这个名叫张小天的少年在我心中,总难忘却!因为这张老旧奖状,也有他的一份付出,我将永久珍藏!

(作者单位:天长市同心小学)

2024-03-08 教育故事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09787.html 1 3 一张老旧奖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