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凤阳县总铺镇黄泥铺社区的草莓大棚里,嫩绿的草莓秧沿着田垄铺开,绿叶白花间,一颗颗个大鲜红、娇艳诱人的奶油大棚草莓已抢“鲜”上市,吸引了周边市民慕名而来。
总铺镇处于江淮分水岭优势地段,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浅层水丰富,适宜草莓生长。每年的9月中旬开始种植草莓,12月初上市,种植全程使用有机肥料,从而使草莓品质好、上市早。同时G329和S312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经常会有自驾游车辆途经此地,驻足采摘选购草莓。
“这里的草莓口味多,体型大、汁浓香醇,多采摘一些带回去,让亲戚朋友们都尝尝。”游客张女士带着孩子在大棚内一边忙着采摘,一边说道。
据了解,大棚内草莓可以持续采摘到5月底,可供采摘的时间长,为吸引更多游客走得进来、停得下来、值得再来,总铺镇农技站组织专业人员对草莓生长周期提供全程跟踪指导服务,详细讲解草莓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扩大种植面积,提高草莓产量。
“我们家今年有9个草莓大棚,一共是10亩多地,现在草莓的品种有红颜、牛奶等,抢先上市的草莓能达到20块钱一斤,每天来这里采摘、选购的市民络绎不绝,赶上节假日的时候,忙得饭都顾不上吃。”种植户王东至看着几个丰收的大棚说道。
目前,头茬草莓已陆续成熟,合理运用科技手段优选品种、接茬种植,亩产高的能达到5000斤,预计每亩收益可达3万元以上,同时通过管护、施肥、采摘草莓等方式为附近农户提供额外收入。
总铺镇牢牢把握“三农”工作的核心关键,大力实施产业富民、产业兴镇的战略规划,以绿色生态为基调,协调推进。如今,草莓种植不仅满足了群众“舌尖上的需求”,也鼓起了农户的“钱袋子”,更是成为本地发展农业的“金钥匙”。
(陈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