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9日
第A06版:教 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教与思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置身其中,一天时间于我而言是难忘的经历,更是精神的洗礼!我以为的那种高到云端的教育大家却是如此的亲切温和,先生时刻在用行动传递“爱的教育”。94岁高龄的先生,全程参与活动,每一个合影和签名的要求他都微笑应允,那是对年轻人的激励和鼓舞,更是对教育人的关怀和期许。先生从教75周年,他说这75年是他一直在学习的75年,一直在反思的75年,也是一直在纠错的75年。先生著作等身、桃李满天下却又如此谦卑从容,那是因为先生始终铭记教育是“爱”的事业,唯有内心“真爱教育”才会在教育的旅程中保持谦逊和内省。教育之爱是尊重、理解、相信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理解孩子的困惑,相信孩子的能力。在中高考“指挥棒”依然盛行的今天,学校和老师更多的关注点在成绩上,如何“提分”成了部分学校和老师们的共同追求,他们忘记了孩子是独立存在的“人”。

教育之爱是大爱,应为孩子谋深远,如何帮助孩子把人生路基打扎实、铺厚实?需要我们引领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信念,锻炼孩子强健的体魄,锤炼孩子强大而又健康的心理和战胜困难的勇气,提升孩子积极向上的品格,培养孩子学会学习的能力等等。“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不能挂在嘴上还要落实在行动上,用爱去浇灌去感化去鼓舞去激励,让学生在爱的教育中实现生命的拔节向上。

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学生是学校活动的主角,是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一切活动都应该是围绕学生健康成长而为之,我们在活动中树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引导学生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扎实的核心素养,锻炼学生的意志和品格,因此教学活动和各项教育综合活动必须有效融合。教学活动是根基,学生学科知识的积累多数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师要为教学活动做足准备,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真正落实学生的学为中心。各项教育综合活动的开展也要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牢记活动的育人价值,活动才能有意义。

顾明远先生的这四句教育信条,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不仅要牢记心中,更要落实到行动中。心中有生、激发兴趣、关注细微、活动育人,用第五届“明远教育奖”获奖者、苏州市特级校长张菊荣先生的话说:“教育就是发展人性中的善,并让善延续!”单纯地做教育,做单纯的教育。牢记“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教育家精神!

(作者单位:南谯区教育体育局)

教书育人在细微处

教育是最寻常的事,教育却又是最不普通的事,“教书只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除了尊重、理解,还要悦纳学生。有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敢于发表观点的孩子挑战了老师的权威,在一次评判英语试卷小作文时,老师给了这个孩子满分十分,但翻过试卷看到姓名,立马让旁边的孩子把作文分数改成五分。知道真相后的孩子从此对英语学科没了兴趣,很多年过去了,这个孩子依然能清楚地记得当年的情景。

教师的权威是建立在公平公正且包容大度的基础上,这样的一个细微之举无形中就伤害了孩子对老师的信任。教书育人在细微处,还需要落实在行动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示范和榜样,孩子的心灵是非常敏感的,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细微之处见真情,正如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所说:“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品,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一定要目中有人,不仅要走进学生的知识世界,而且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有内驱力!当然对于儿童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有的老师会说,某某某对学习没有兴趣。那我们是否反思我们的教育有没有从孩子兴趣出发,有没有调动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愿望?第二届“明远教育奖”获奖者、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俞正强老师,就是因为看到学生学习数学没有兴趣,他说他一定要想办法让数学课有趣,这么多年他坚持一线课堂教学实践,就是研究如何上好让学生喜欢的数学课,如何从控制学生听课转变为吸引学生听课。俞老师得出结论:一要做到让学生喜欢老师,二要让学生喜欢老师的课。俞老师说,要做到这两点就是要求老师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想问题。关照学生的起点、关注学生的兴趣,创设真实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真诚地鼓励、适当地点拨,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从而树立自信,这样孩子才能找到学习的乐趣。由此可见,一位老师对孩子兴趣的激发有多么重要。俞老师说他要把每一节课都当成礼物送给学生,这“礼物”凝结着老师课前的大量阅读、精心设计,展现了课中老师对学生的宽容、理解、鼓励、相信,这就是老师对学生的爱。当我们抱怨学生不喜欢学习的时候,我们是否作一下自我反思,看看我们的课哪里出了问题?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蹲下身子看看孩子们能够看得见的地方,多读点儿童教育学、心理学书籍,多一些幽默和风趣,多把孩子当成朋友,让教变得有趣,学也变得有趣,有了兴趣就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者和顾明远先生合影

2023年12月23日,第五届、第六届“明远教育奖”颁奖典礼暨顾明远从教75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英东学术会堂举行。顾明远先生被称为当代教育学“泰斗”,先生至诚报国的信念、行为世范的情操、因材施教的智慧、求是创新的态度、甘于奉献的仁心,正与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教育家精神”不谋而合。我有幸现场聆听顾先生对教育人的谆谆教诲、对教育未来的憧憬,更是见证了“明远教育奖”获奖者的风采,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家精神……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活动现场,主持人沙培宁老师建议与会者齐诵顾先生的这四句教育信条,不觉中泪水已打湿眼眶,被这如大地般朴实的话语所折服,为先生的教育情怀所感动,更为新时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也更加坚定了“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决心。

——我理解的教育家精神

董雪芹

2024-01-19 教与思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07267.html 1 3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