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7日
第A03版:副刊

新闻结下今世缘 山高水阔情意长

□薛典祝

岁月悠悠,2023年是我与明朝兄结缘的第40年,我70周岁,明朝兄比我大两岁。

1984年春,我从野战部队调到滁县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彭科长对我们6个干事进行了分工,安排我做新闻工作。会后,我对彭科长说:“在原部队宣传科是部队教育干事,从未写过新闻报道。”彭科长说:“写材料与新闻报道触类旁通,很快就能入门。”并说,“明天我带你去来安县了解民兵带头勤劳致富的情况。”回来后,我连夜写了一篇《青年民兵的好榜样》,彭科长看后说,题目和内容都很好,但要改写成新闻报道的样式。几经改写后,彭科长亲自带我走进了滁州日报社政教科,第一次与分管部队报道的明朝编辑相见,并面交了这篇稿子。不久,这篇稿件被多家报刊电台采用,成为我到滁县军分区“一炮走红”的新闻报道,从此点燃了我做好新闻工作的激情,自修了《解放军报》新闻函授和《解放军画报》摄影函授的全部课程。期间,我采拍的《凤阳退伍战士吴凤启致富不忘乡邻》组照,获《解放军画报》新闻摄影比赛一等奖,并用两个页码的篇幅刊登了这组照片。

不久,我邀请市“一报二台”相关记者前往来安县,参加“滁县军分区组织发动民兵带头勤劳致富现场经验交流会”采访报道,有了与明朝兄接触了解的机会,当得知他从凤阳农村应征入伍,又从东北野战部队转业到报社时,军人情结一下子把我们拉得更近了。酒量看胆量,酒品看人品,酒风看性格,我们两个性情中人喝酒聊天时,都觉得相见恨晚、一见如故。

新闻敏感是新闻人的眼睛。当年,当明朝兄得知军分区与预备役师实施分开办公的消息时,约我写篇稿子,让读者及时了解这一新的变化。我应约写了篇《分署不分家,共育一枝花——滁县军分区与预备役师分署办公纪实》。明朝兄看后,叫我同时发给《解放军报》,我直接到邮局自费传真发了稿。没过几天,《解放军报》在三版头条配评论刊登了这篇稿子。

人生的缘分往往不期而遇。后来,明朝兄被任命为滁州预备役师政治部宣传科预任干事,再次穿上军装,与我成了同一个科的战友。不久,我们一起参加了“滁州预备役师加强步兵团合成战术演习”宣传报道活动,白天采访,晚上写稿或进暗室制作照片。我们的一大批文稿和照片,被众多报刊采用。

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驻定远预备役三团,成建制开赴大金山植树造林,明朝兄先后三次前往现场采访,长篇通讯《鏖战大金山》应运而生,受到了多家报刊编辑的青睐,及时刊发了这篇带有硝烟味的战地通讯。

退休后,赶上了互联网时代,我们相聚在一个群,天天“见面”,每季度聚会一次,喝酒聊天,欢歌笑语,荤素不拘,咸淡皆可,我们老了吗?夕阳正红!

走在人生路上,人与人往往走着走着就散了,我和明朝兄40年来始终携手同行,且越走越亲近,结下了兄弟般的真挚感情。回首往事,既是一首歌,又是一本书,非这篇短文所能详尽。

2024-01-17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07121.html 1 3 新闻结下今世缘 山高水阔情意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