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10日
第A03版:副刊

家乡的土地

□单 勇

父亲一直想回老家看看。一方面是因为很长时间没有回去了,另一方面是因他听说家乡的土地又进行了流转,而且规模很大,变更得很彻底,每家每户都在新址进行了重新安置……父亲总是惦记着这件事,只是由于我的原因而一拖再拖。

“舟遥遥以轻飏”,为使返乡之行能有更多的见闻,我们走得很早。车行不久,便踏上了那条久违了的、却也魂牵梦萦的乡间小路。

为整合土地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几年前,在当地政府的牵头下,这里开展了一个政企合作项目,偌大范围内的村庄都需要搬迁和易地安置。因此,原有的行政区划和道路均有不同程度的调整,这使得再次回来的我们有点找不到家的感觉了,居然还用起了导航。

广袤的原野上一望无际。我们努力寻找印象中的标志物,却也似是而非。这里所有住户都已迁走了,原有的村舍被夷为平地。因此,记忆中的村落已完全不复存在,且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连当年门前那可以游泳又险些让我溺水的池塘也荡然无存,印象中原有的那些小路也不见了。呈现在眼前的只有宽广的土地和几处零星的树木。倒是枝头上欢唱的小鸟,给孤寂和清冷带来了某些生气,抑或是对我们这不速之客的一种欢迎。

沉默良久,父亲环顾四周,黯然神伤地说:“这里什么都没有了,我们走吧!”可以想象,老人家当时的心情是多么失落。

我们走在回来的路上,看到了田野里丰收的场景。那些已经收获了的玉米,连同秸秆一起被轧制成捆,规范而有序地置放在田间,正在等待装车外运。据说这些是用来加工奶牛饲料的。

偌大的草垛伫立在秋日湛蓝的天空下,显得那么庄严和宁静,它们像列队的卫兵,默默地守护在这里。而善良的土地更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奉献了自己的一切,现在又来反哺工业,彰显了她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

这一片神奇的土地,原是20世纪50年代建起的一家省属国有农场,共有一万多亩。土壤属普通黑土亚类,耕层较浅,质地黏重,含氮量低,易涝易渍易旱,往往广种薄收。但在那有着人定胜天信念的时代,也曾为国家提供了一定的商品粮。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场原有的种植功能渐渐弱化,加上市场、体制等多方面原因,使得总场和分场的生产经营日趋困难。多年来,这里的耕地几经流转,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我出生在这里,儿时的记忆在这里,这里有亲密的伙伴、忙碌的夏季、简易的牛棚……在这里,我放过牛、拔过草、拾过粪;在这里,我听到了铁牛隆隆,看到了麦浪滚滚,也闻到了柴油的味道。

后来,我们全家随着父亲工作的变动,辗转离开了这里。再后来,我们离这里越来越远了,但我们对它的眷恋却越来越深。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情感又愈发强烈了。

苍茫大地,自然界才是主人,我们只是过客。虽然只是这片土地上的过客,却又总想念着这里,渴望能回来看看,哪怕只是在这站一站,闻一闻这里的空气,看一看这里的天空……

是的,一个人无论拥有怎样的人生,当他的双脚踏上那片生养他的土地时,他是卑微和敬畏的。因为这片土地养育了他的生命,这片土地成就了他的人生。

故乡能够回去,时光不能倒流。故乡,就是中秋的那轮月,就是清明的那炷香和除夕的那顿饭,这些有形之物寄托的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是这种精神使身处异乡的我们的灵魂获得了安宁,也是这种精神在召唤着我们年复一年心驰神往。

2024-01-10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06475.html 1 3 家乡的土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