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8日
第A03版:西涧论苑

聚焦主责主业 聚力以文化人

王诗根

“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是习近平文化思想形成逻辑的鲜明特征。“体”,是指根本原则;“用”,是指具体方法。“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强调的就是理实结合、知行合一,这既是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也是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契合。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负有文化传承发展、守正创新重要使命的二级学院,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聚焦主责主业,主动担当作为,全力谱写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立德树人新篇章。

一、培根铸魂,促进融合发展

一是培根铸魂,加强理论学习。学院党委扎实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党的初心使命砥砺师生干事创业的决心毅力。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示范引领党支部理论学习和教职工政治学习,以大学生党员宣讲示范引领青年大学生理论学习,让广大党员和师生在理论学习中明理增信。深入挖掘中文、新闻传播两大学科各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教育功能,鼓励教师做“大先生”,让专业课充满思政味,让学生在课程思政中崇德力行。编印《学习参考》简报,建立官网官微载体,加强阵地管理,筑牢意识形态,在创新宣传中统一思想、凝聚共识。

二是强基固本,夯实战斗堡垒。学院党委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发挥好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按照党支部建设“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和基层党支部“七个有力”标准,签订支部建设目标责任书,召开支部工作述职会,从基础建设、党员培养、作用发挥、创新活力等方面,鼓励党员亮身份、立标尺、树形象。深化“双带头人”培育工程,通过“选苗子、给位子、铺路子、压担子”等举措,确保“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配备到位,激励作用发挥,示范引领党员教师在教学科研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2名党员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连续多年发表CSSCI期刊文章、荣获省级社会科学成果奖、学校“最受学生欢迎好老师”的教师也均是党员教师。

三是深度融合,推进事业发展。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为学院高质量发展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学院发展规划。学院党政领导班子思想上合心、工作上合力、行动上合拍,以迎接新一轮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开展师范类专业认证为抓手,以“申硕更大”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师生发展评价改革,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水平。目前,博士教师、“双能型”教师占比均超过40%。汉语言文学专业获批省“一流专业”建设专业、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语文教师)建设专业、一本招生专业,第一志愿报考率多年稳居全校文科第一位;新闻学专业获批安徽省特色专业、省“六卓越一拔尖”(卓越新闻人才)建设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获批安徽省“新文科”建设专业、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B+专业。近三年,学生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双创训练项目180余项,荣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380余项,其他竞赛获奖6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发表各类新闻、文艺作品500余件,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考研率持续提升。皖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成果丰硕,获批市级智库。与市委网信办共同成立滁州市互联网研究院,聚焦新媒体传播和大数据应用,社会服务贡献度显著提升。

二、党建引领,开创事业新篇

未来五年,是“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开局的交替期,是滁州学院提内涵、上层次的机遇期,也是文学与传媒学院爬坡过坎、弯道超越的关键期。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人才培养与学科专业建设,使靶向更精准、路径更明晰,推动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航向更加明确、氛围更加和谐、速度更加迅速,确保各项事业取得显著实效。

“主业+专业”相融相促。党建和业务相互赋能提质,共同凝聚起学院发展的内核动力。学院将以样板党支部创建为统领,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院师生共同努力、铿锵向前,确保质量工程国家级项目取得突破,确保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顺利通过师范类专业认证,确保新闻传播、学科语文专业硕士点创建成功。

“立德+树人”同心同向。学院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将人才培养的各项举措夯实落细,将立德树人的显示度拉高增亮,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年均发表论文10篇以上,年均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50项以上,师范类专业毕业生教师资格通过率超过92%;就业稳中向好,考研录取率超过10%,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在90%以上、年终就业率在95%以上;社会认可度进一步提升,第一志愿报考率逐步攀升,生源质量稳步提高。

“平台+项目”共建共享。学院聚焦地方文化传承发展研究、现当代文化名人名家研究、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网络传播与舆情研究、影像文化与数字传播研究、融媒产品研发等6个学科方向,组建团队,搭建平台,寻找项目,提升能力,强化服务,实现皖东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滁州市文化研究中心)、滁州市语言文字应用研究中心、滁州市互联网研究院、滁州市舆情研究中心等平台与江淮分水岭生态环境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数字技术与乡村振兴实验室等省级重点实验室的协作共振,确保新增省级科研平台1个、市级智库2个,为推进滁州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做好今后五年的工作,必须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学院党委将巩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聚焦“六破六立”、落实“五大”要求,坚决以思想破冰推动行动突围,赋能“二次创业”,全力构建人才培养新体系,塑造学科发展新生态,激发人才队伍新动能,打造科研服务新优势,拓展开放办学新格局,构筑文化“两创”新高地,提升学院治理新效能,营建服务保障新环境,努力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跑出新跨越,谱写事业发展新篇章。

(作者系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

2023-12-28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05692.html 1 3 聚焦主责主业 聚力以文化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