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兵
为促进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全国总工会日前确定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河北省石家庄市职工服务中心等80家试点单位,开展“工会家政就业技能培训”“工会阳光暖心家政专业”“工会家政劳务品牌”“工会家政就业基地”四类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试点,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近年来,我国持续推动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从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意见》,到五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再到今年商务部、发改委联合印发《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2023年工作要点》,提出从六个方面实施25项具体措施,推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使家政服务业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工作要点》中,提高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提高家政行业服务水平和标准,一直是政策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
长期以来,家政服务领域存在的标准不健全、服务不规范等问题饱受各界诟病。由于家政行业没有全面实行员工制家政企业管理,临时找一些社会人员服务,对其身份信息、人品、能力等不严格把关,更没有进行专业的培训,加上有关部门监管不严,使家政市场乱象频生,“黑保姆”“毒保姆”事件时有发生。要防止家政市场的乱象,建设“员工制家政企业”是一个很好的办法。但建设“员工制家政企业”必须要有标准,不然,一些人也会从中浑水摸鱼。
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试点,使员工制家政企业依法与其招用的服务人员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按照劳动合同或服务协议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家政服务人员劳动报酬,并且明确支付周期。解决了家政行业“散、小、低、乱”等行业发展不规范和有效供给不足等问题,是从制度和标准建设入手办的一件实事。
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试点,倒逼各地培育品牌化员工制家政企业,促进家政人员留得住、干得好;通过返乡入乡创业和发展区域家政服务业支持就近就业;加快实施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工程,支持家政企业拓展适老化改造业务;促进家政行业数字化赋能,引导大型家政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互联网家政企业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与社区养老、托育、物业、月子会所、社区零售等业态融合发展。
各地要搞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试点,在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的同时,促进当地申报产教融合基地建设、双创带动就业建设、返乡入乡创业园建设等项目。使家政企业向专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使家政服务从无序到有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