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杨读俊
为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南谯建设,满足基层调解新需求,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今年以来,南谯区结合实际,制定方案,推进“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坚持党建引领、部门衔接联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以区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为重点、镇(街道)调解中心为主力、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为基础、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为补充的“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域立体式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格局。
为此,该区明确区矛调中心、镇(街道)调解中心、村(社区)调解委的功能职责和建设标准,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加强督导考核与宣传引导,全方位推进“一站式”解纷体系建设目标举措落地落实。聚力提升服务质效,进一步加强区矛调中心建设,不断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水平和服务质效。重点攻坚镇(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确保年底前应建尽建、全面覆盖,实现机构健全、场所固定、人员到位、功能完备、衔接通畅、成效明显。深化村(社区)源头预防,加强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实体化运行,依托网格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努力实现“问题格中排、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规范设置服务场所。区矛调中心按照“前台后厂”模式设置功能分区,即前有受理窗口、后有调解区域,同时结合实际设置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室、行政调解室、个人品牌调解室、视频调解室等功能区域。按照“一窗受理、规范办理、跟踪问效”规范工作流程,让群众诉求反映、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同时,建立协调联动、情况报告、人员培训、工作例会、岗位管理和考核激励等工作制度。镇(街道)“一站式”调解中心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整合现有的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务站等资源,做到“一厅四室”(群众接待大厅,矛盾调解室、法律服务室、心理服务室、综合信息指挥室),突出实战实用实效。此外,根据需求实际,设置特色调解室、品牌工作室、“五老工作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和微法庭等特色功能室。建立分流指派、协调催办、告知回访、奖惩激励、情况报告等工作制度,统一标牌标识和服务流程,规范接待引导和窗口服务。村(社区)调解委员会设专门办公场所,统一标牌标识和服务流程。
统筹调解资源联动。区矛调中心统筹调解资源,有效整合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力量,强化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三调联动”,畅通诉调、访调、警调、检调“四调对接”,鼓励区内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入驻矛调中心,形成“收-交-办-督-结”闭环,调解工作由“单打独斗”转向“协同作战”,帮助当事人依法申请司法确认,提升调解协议履约率,确保案结事了。镇(街道)协调整合辖区内公安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村民(居民)委员会和各类调解组织等矛盾纠纷化解力量,做好矛盾调解化解。
健全多元解纷机制。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工作机制,推进解纷资源力量下沉至网格,推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群众吹哨干部报到、网上吹哨网下报到”工作法,共同促进矛盾纠纷当事人和解、息诉、罢访。完善诉调、访调、警调、检调工作流程及规范,融合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资源,打造“3+4+N”“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南谯样板”。
配强解纷调解力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配齐配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3名以上专职调解员,镇(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2名以上专职调解员,有条件的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备1名以上专职调解员。发展壮大人民调解员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五老”和专业技术人员的优势,邀请他们参与行业专业领域的矛盾纠纷化解。发挥智能化、信息化支撑作用,推行“互联网+调解”工作模式,加强各调解平台之间数据对接,不断提升调解工作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