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立新
在古代,重阳节对于文人雅士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他们在登高望远中表达对重阳节的思考和感悟,在赏菊饮酒之际,感受岁月的流转和生命的变迁。
重阳节,在文学史上留下的是风雅的影像。北宋文豪苏东坡,一生三起三落,在政治喧闹的起伏沉降里,他度过了数十个难忘的重阳节,留下了十几首重阳主题的诗词。
1077年春,苏轼被贬徐州。七月,黄淮地区连降暴雨,黄河决口,洪水直扑徐州城。若城墙一倒,整个徐州城就会淹在水底。作为地方父母官的苏轼,临危不惧,与城共存亡,喊出“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的声音。在抗洪过程中,苏轼表现出不俗的智慧。他一方面加固徐州城墙,阻遏洪水灌城;另一方面带着士卒抓紧时间在徐州城东南角筑一高堤。大水遇堤而止。十月初五,洪水消退,徐州城转危为安。
那年重阳节,苏轼是在紧张严峻的抗洪奋战中度过的。“水穿城下作雷鸣,泥满城头飞雨滑。黄花白酒无人问,日暮归来洗靴袜。”他身先士卒,拼命加筑城墙,昼夜不歇,因此才有“泥满城头飞雨滑”;大雨中,不断将泥沙石运到城上,菊花和美酒谁还顾上过问,晚上回来只是清洗带泥的靴袜。洪水退去,苏轼又带领百姓加固城墙,并在夯实的新城墙上建了一座楼,以黄土粉刷,名曰“黄楼”。
次年重阳节,黄楼竣工,苏轼在楼头望远忆旧,诗中说,这楼建得不豪华,但别有一种厚重感。落成仪式也简单素朴,诗人旁边站着的是夯土的精壮农民,跳舞的女孩旁边还有鹅鸭相顾。这个重阳节,苏轼非常舒心。他劝客人不要推辞喝酒,相较去岁洪水中的重阳节,今天实乃良辰美景,心地清凉如仙。
两度重阳两重天,显示了一位有作为的官员与民忧、与民乐的情怀和功业。
两年后,苏轼因乌台诗案,徙贬黄州。作为流放的罪官,他初到黄州时没有官舍,只能暂时借住在一座名叫“定惠院”的山间旧庙里。不久,全家迁来,给了他一些安慰,但生活也更加艰难。首先,一家老小二十多口人,庙里已住不下,只好硬挤在一处废弃的驿站——“临皋亭”里;吃的也不够,生活显得“日以困匮”。他有个好友叫马正卿,在他被贬后也追随他来到了黄州。马正卿挺身而出,向黄州太守请求:“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使得躬耕其中。”太守徐君猷同情苏轼的遭遇,就把黄州城东缓坡上一块营防废地划给了苏轼。
苏轼带领全家老小清除瓦砾,刈割荆棘,整理出五十亩田地。他购买了一头耕牛,冬种麦,夏种稻,种蔬菜瓜果,还建起了一处住宅,名曰“东坡雪堂”。从未劳作过的苏轼,尝到了开荒种地的艰辛。他自号“东坡居士”,中国农夫所干的,他都干,发乎内心、不遗余力地干。种稻、种菜、种麦、种果、种桑、养鱼、酿酒、做菜……但他和普通农夫不同的是,他没有一天不阅读、不写作、不思考。他对这个世界的热情,是他生命的常态。
元丰四年(1081),苏轼在黄州度过了三个年头。在这年重阳节简陋的酒席上,他举杯对客,吟词一阕,词中有一句:“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登高望远,菊花簪头,酩酊饮酒,他发抒胸臆,尽情尽兴。他将杜牧诗“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信手拈来,随意点染,变为一首重阳词。词中比杜牧多了几分戏谑与自嘲,将那种对“人生易老,生命有时”的无奈,化成看透世事却又乐观待之的清澈洞明。
重阳节的苏轼,透露出他面对生活的达观和澄澈的心态。
穿越千百年花开花落,九九重阳依然是一个簪菊饮酒的风雅佳节。因诗人们的诗词歌赋,我们的传统佳节更添了一重浓浓的艺术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