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9月01日
第A03版:视觉·书画

摇着轮椅驰向金玉石刻的殿堂

董陈少年聪慧,对书法具有浓厚的兴趣,是缘分也是天赋,在老师史步青、查仲林等先生悉心教导下,董陈的书法篆刻进步很快,他先后临写了《麻姑仙坛记》《李玄靖碑》《颜勤礼碑》《泰山刻石》《毛公鼎》《张迀碑》《石门颂》和《乙瑛碑》等。从古人书帖里学习“常法”领悟“变法”,培养良好的艺术感受力和判断力,同时亦为学习篆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拜师我国著名篆刻家、金石学家林乾良教授后,董陈的书法篆刻水平由最初的登堂入室到渐入佳境,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如今,董陈治印还不敢说达到登峰造极,但凭着双拐支撑着毅力,挚着地在轮椅上虔诚地与金石对话,其艺术造诣也攀登到了一定的山峰高度,在滁州排在“四大篆刻”之一,也是名符其实了。

董陈在印章的布白中,汲取了秦玺汉印精华,灵活多变、稳而不呆、注重内涵,极大地调动了大小、曲直、倚正,疏密、方圆等对应关系,使之和谐统一。用刀则冲切结合,干净利落。单刀与双刀并用,线条起止极富变化,对比生动,自然而有节奏。白文线条方中寓圆,浑厚聚气。朱文印结构布局则有揖让穿插,遒劲流利的线条,传达出浓郁的笔墨韵趣,崇尚朴拙雅逸、平中寓厅、刚柔相济的艺术风格。我国著名的篆刻艺术家唐鍊百曾评价说:“名师出高徒,小董不愧为林乾良高足,作为残疾人,长江后浪推前浪,真乃不易!后生搞艺术得向他学习。”董陈自已也感慨:“这几十年来,我的血液已溶化入玉石中,不是我在刻印章,而是印章在刻我哦,它给了我美的熏陶和人生的启迪,真是人如其石啊!”

天道酬勤。董陈治印已突破3000枚大关,硕果累累滿枝桠。自1989年以来,已有100多幅篆刻作品分别入展安徽省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安徽省篆刻艺术作品展”“安徽第二届篆刻作品展览”“新世纪安徽省书法篆刻作品展览”。西泠印社主办的“全国首届印社篆刻作品邀请展”“西泠印社首届中国印大展”“西泠印社第五届篆刻艺术评展”“西泠印社第六届篆刻艺术评展”(优秀奖)。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二届篆刻艺术展”“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览”。艺术传略及作品入编《当代篆刻家大辞典》《中国印学年鉴》《中国书法年鉴》《中国篆刻市场通鉴》《中国书法家作品选集》等大型辞书。此外,其篆刻作品还先后发表于《中国书法》《书法通讯》《书法》《书与画》《书法世界》《书法赏评》《书法报》《书法导报》《中国书画报》等全国书法专业报刊。

董陈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书法协会理事、安徽省篆刻研究会会员、滁州印社副社长兼秘书长。

2023-09-01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99337.html 1 3 摇着轮椅驰向金玉石刻的殿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