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陈开春 杨读俊
大柳镇近年来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强堡垒的重要抓手,在产业、项目、资源上想点子、做文章,激活乡村振兴发展新动能。
深化党建引领,做好顶层谋划设计。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纳入书记抓党建“个性化”清单和党组织书记党建述职评议硬指标。“一村一策”为4个村(社区)制定年度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目标和路径,明确“责任书”、绘好“路线图”,逐村分析优势和短板,找准发展路径。严格落实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多对一”包村帮带制度,定期指导研究解决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问题。全面开展村级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帮助提升薄弱村“两委”班子创富、带富能力。严明考核,实施正向激励,组织村党组织书记赴先进镇、村考察学习,拓展发展视野。
坚持多元融合、多管齐下发展。扎实开展村级禀赋资源、沉睡资产、可用资金调查摸底,坚持“多条腿走路”,推动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充分利用国道横穿区位优势,建造高炮广告牌2个,为村集体增收4万余元。曲亭村、华严庵村整合资源创新发展,通过“土地流转-整治-再流转”模式,与企业同发展,吸纳周边村民就业200余人,集体经济分别增收33.9万元、18万元。大柳社区、横塘等村通过发包水库、茶山、林场等资源和出租厂房、旧党群服务中心、停车场等闲置资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面实施产业扶贫到户光伏发电项目,4个村光伏收益超18万元;同时,整合闲置劳动力,引导他们参与光伏板清洁维护等工作,带动群众增收。2022年,全镇4个村(社区)集体经济总收入超过180万元,其中曲亭村突破50万元。
立足特色产业,延链拓源创新路。全面挖掘现有优势产业资源,与盛柳科技签订滁菊共建协议,以“公司+农户”形式,投资300余万元建设70亩育苗基地和6700平方米高标准智慧育苗连栋大棚,带动农户种植滁菊1600余亩,滁菊研学基地初现雏形。利用“鸡头果”这张“农业名片”,多次赴外地考察取经,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芡实种植面积扩大至1200余亩。聚焦食用菌产业,通过“支部牵头、能人带动、农户参与”方式,引入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2家,年产18万棒香菇,推动食用菌产业规模化、高质量发展。同时,鼓励农户入社打工挣“薪金”,土地入股分“股金”,带动40余人年均增收2万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