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远县吴圩镇 唐国芳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小岗村主持农村改革座谈会时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当下,做好“三农”工作是当务之急,聚焦“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篇文章,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走深走实。
一、做优“产业”文章,巩固脱贫成果。一是强项目重基础。切实用好资源优势、放大政策优势、紧扣乡镇基础建设、产业发展、旅游开发、民生保障等政策支持重点,加强项目谋划储备,力争有更多的项目纳入县政府规划“盘子”。二是强龙头重增收。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为重点,着力培育市场新型经营主体,针对村集体经济收入单一这一现状,探索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不断壮大集体经济。三是强品牌重营销。支持合一、皖圩、碧龙、梓童等现代农业企业和百姓、齐园等家庭农场做大做强果蔬采摘和休闲产业,打响特色品牌,支持市场主体开展农特产品SC、绿色、有机产品认证。
二、做强“人才”文章,激发乡村活力。一是引来“金凤凰”。抓住乡村振兴机遇,联合县人社局、就业局等部门,邀请养殖、电商、文旅等专业人才走进吴圩,共商大计、共谋发展,并与大户签订帮扶协议。二是培育“土专家”。积极开展新型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持续开展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完善乡土人才的培养体系,充分调动乡土人才的积极性,鼓励发展特色农产品的种养殖,实现乡土人才发展空间更宽广。三是搭好“致富桥”。充分发挥吴圩区位优势、土地优势、项目建设优势、招商引资优势,建立完善与科研院校人才交流合机制,为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激活农村的创新活力。
三、做好“文化”文章,提升乡风文明。一是推进“文明创建”。积极开展孝善榜样、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文明村镇创建和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二是巩固“文化阵地”。持续提升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补齐公共文化设施短板,配齐文化广场设施。依托“吴圩烈士陵园和吴圩农民暴动纪念馆”,挖掘传承红色文化基因,打造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三是塑造“志愿服务品牌”。推行“一约、一册、一市、一榜”文明实践积分管理,采用“政府撬动、爱心捐赠、积分补贴、村民受益”的方式,培育志愿服务品牌,建立起有效管用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激励机制。
四、做靓“生态”文章,勾勒振兴画卷。一是坚持规划引领。结合定远县“十四五”规划,利用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村庄布点规划调整等政策机遇,注重征求群众意见,科学定位镇村建设思路,让群众参与度更大,满意度更高。二是强化镇村建设。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村庄示范创建活动,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努力提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三是提升人居环境。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抓手,以吴圩、站岗、九梓、耿巷四个集镇为中心,以点带面,全面整治,推动全镇农村人居环境向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特色精品逐步提升。
五、做实“组织”文章,建设美丽乡村。一是强化“领头雁”。探索书记、主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挑三”模式,充分发挥党建责任“压舱石”作用,把村党组织建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战斗堡垒。二是种好“责任田”。注重青年党员干部发展,把开发利用乡土人才资源作为乡村人才振兴的切入口和突破口,由“输血”转“造血”,选派优秀村干部、致富能手赴浙江等地学习,切实提高村“两委”战斗力。三是共谋“新篇章”。用村集体资金或引导乡贤出资建设,大力推进土地复垦,进一步消除乡村视觉贫困。发动群众因地制宜种植薄壳山核桃树,开发农村美化公益岗位负责日常管理,确保村庄各美其美、美美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