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 艳(定远)
“来来来,快让一下,你心心念念的好菜来了。”随着母亲的一声吆喝,一大碗黄灿灿、香喷喷的涨鸡蛋被端上了桌,淡淡的鸡汤味如缕不绝,绿色的碎葱和黑色木耳点缀其间,看着已赏心悦目,闻着更是香气诱人。我迫不及待地夹了一块放到嘴里,一口咬下去,立刻唇齿留香,再闭上眼睛细细咂摸:“没错!就是这个味儿,味蕾上滚动的分明就是我朝思暮想的味道!”
记得儿时,全家都住在县城下面的一个镇子上,七八十年代的乡下,由于物资匮乏,鸡蛋已属珍贵,而涨鸡蛋一般需要至少十个鸡蛋,再加上佐料鸡汤更为难得,所以只有在过年或是参加宴席时才能吃到,好在我有个勤劳会持家的母亲,在她的“统筹”下,将俭朴的生活过得活色生香。
为补贴家用,母亲将我们家房前屋后的空地都利用起来,种菜、养鸡是她下班后的第二份工作。印象里,母亲没有闲下来过,只要睁开眼睛,看到的永远是她忙碌的身影。她的“第二份工作”,不仅成就了全家人餐桌上的丰富菜品,还保证了那个清贫年代里我们成长所需的营养。
在母亲的精心安排下,她种植的各种时令蔬菜维持日常生活绰绰有余,多出部分则被切碎喂鸡。在我们家,鸡几乎没买过。母鸡孵小鸡的关键期也是母亲比较辛苦的日子,她常常会在半夜数次起来查看,唯恐有刚出壳的小鸡被踩死。待小鸡长到可以吃时,公鸡始终会保留一只,剩余的则会在重要日子里成为我们的腹中餐;母鸡平时是舍不得吃的,因它“任重道远”。平时我们放学后,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鸡窝收蛋,这也是我和妹妹最愿意做的事情之一。收集的鸡蛋除了平日做汤以外,其余的都会被母亲收集起来,一部分留着给母鸡孵化,另一部分就是做涨鸡蛋的食材了。
涨鸡蛋通常会在除夕的前一天准备好。只见母亲把鸡蛋全部打入碗里,接着便开始飞快地搅拌,筷子与碗的碰撞声,在当时的我听来,是世间最动听的音乐。搅拌好的鸡蛋再加入一些水和鸡汤,最后倒入锅内,用文火慢慢加热,让它逐渐涨起来。“涨鸡蛋的重点就是要涨得厚,寓意着节节高升。”这是母亲常说的一句话,也为春节讨个好彩头。
涨鸡蛋的过程我是没耐心在旁边等的,却也舍不得走远,不一会儿,伴着阵阵香味的溢出,满屋香气弥漫,无论当时我和妹妹在玩什么,此刻都没了兴趣,一路被香气裹挟着跑向厨房,围在母亲身边转来转去,想要先饱口福,却每每被喝斥:“这是生的,还不能吃。”随后,母亲将涨好的鸡蛋从锅内铲出来,放在案板上切成菱形的小方块,再放入调好的汤汁里一起烩,最后出锅时再放上香葱、香菜之类的点缀一下,一碗带着妈妈味道的涨鸡蛋即大功告成。这道菜也是母亲的绝活,不仅我们爱吃,凡是来我家吃过的人,必会赞不绝口。
在我们家,年夜饭桌上的涨鸡蛋是非遗般的存在,从奶奶那里就传承下来,母亲根据条件,会随时调整食材,在奶奶传授的技法上不断进行创新,将其发扬光大。这道以前我们家用于改善生活的硬菜,如今却成了日常生活的点缀。遗憾的是,对于不擅长做饭的我来说,这道工序复杂的“非遗”菜品,到这里该失传了。
这些年在外吃过许多美食,其中不乏大饭店做的涨鸡蛋,总觉得缺了点什么,我想应该是掺杂在舌尖记忆里的妈妈的味道吧。母亲的涨鸡蛋常常令独自在外的我魂牵梦绕,因为那是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