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2月22日
第A03版:副刊

“饼”记

□杜永生

一提到动物的粪便,大家一定觉得很恶心。而在过去,家禽的粪便都是一种很好的有机肥。用在耕地里,土酥地肥庄稼旺,用在菜地上,菜鲜嫩绿营养高。但有一种粪便,需把它加工后才能产生价值,那就是---牛粪!

凡20世纪60年代出生在农村的人是不会也不可能忘却的。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当我们只有十来岁的时候,便要学会做饭、洗衣、拾柴禾、刨树根、挖猪菜、割牛草了,自小就磨练了一种吃苦耐劳的个性与毅力。在农村,没有几家生活是富足的,几乎都是贫困交加,家庭子女多,沉重的生活负担压得父母喘不气来,他们过早地滑向衰老。他们在分到的几亩责任田里辛勤耕耘着,指望用勤劳的双手来改变这样的局面。

冬天是个农闲的季节,过冬的柴禾要备足。别看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堆放着大大小小的稻草堆,那其中一堆可是一头耕牛一个冬天的“口粮”啊!勤快的人家早已经将田间地头的荒草刈割后晒干,并成捆成捆地码放在草堆的一端。那乱糟糟的枯枝树干树根,很快被斩成段、劈成块整齐地堆在院落的一隅。这些都是农家人必备的,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绝对不会浪费或舍弃牛粪。

那时,一头牛都是由几户人家管养着的,一般是一个月轮换一次,过冬的耕牛需要精心伺候着。那一间不小的牛棚里怪味浓烈,臊气冲天,特别是那刺鼻的牛尿,能让人感到窒息,还别说,牛粪并没有想象中的臭不可闻。大人要在半夜起来浪牛尿、接牛粪,白天还得拉着牛出来洇水、晒太阳。

牛在冬天吃的全是上等的稻草,它们一天一夜要排四五次粪便,所以它的粪便就会被集中堆聚在一处。待到一定规模,像个小山包时,便摊开浇上水。大人穿着胶鞋,像和泥巴一样在上面踏踩着,有点粘度时,就抓起一块团巴,然后把它在墙上贴成“饼”状。此况可谓当时的一道“风景”,那一块一块浑圆而厚实、褐而黄的“饼块”几乎占据了各家所有的山墙,晒过几个太阳后,还要一块块取下来,四块成架,再彻底晒干晒透才行。“饼”被取下后,墙体上残留着一处处深褐色的、圆圆的印痕。

晒了几天的“饼”,拿在手上轻飘飘的,散发着轻淡的稻草味儿,嗅不出一丝异味。这个时候,就可以当作一种燃料了。用它来烧锅,比稻草熬火,比柴禾耐火,而且很省事,只要用一把稻草引燃了,只需几块就可以熬上一顿稀饭、烀上一锅猪肉了。要是哪家稀饭煮得粘糊糊或稠哆哆的,不用说,肯定是用“牛粪饼”烧的了。

一个个冬天,一堆堆稻草经过牛的不停咀嚼,转化为一种新的可用可燃之物,农家人寻常的日子里又多了一份生活考验。这种日子虽成了永恒的记忆,但它见证了那时农村的贫穷,以及农家人不屈的生活态度。他们从最简朴的生活环境和形式中找寻着可以生存和改善的方式,竭力地发挥着他们力所能及的热量。

2023-02-22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86599.html 1 3 “饼”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