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喻 松
新 春
真实声音 真情记录
访民生
日前,记者走进琅琊区交通路菜市场,只见这里明亮宽敞,设施齐全,秩序井然,各类商品琳琅满目。市场门口,可以查询到市场摊位分布、菜品价格、诚信和失信榜等信息。“蔬菜新鲜,明码标价,亮证经营,各种菜价天天公布,市场一点异味都没有,跟过去比,新菜场变化太大了,在这里逛菜市就像逛超市。”69岁的刘焕庭大爷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交通路菜市场位于定远路,属原址新建,项目采用设计施工运营一体化方式,总投资约3100万元,总建筑面积7700多平方米,地上为两层5400多平方米,共有摊位及门面400余个。”琅琊区商务局市场服务中心副主任袁善夫介绍,菜市场直接关系千家万户的“菜篮子”,与群众“一日三餐”息息相关。自暖民心行动开展以来,琅琊区商务部门高度重视,坚持“软硬”并重,“内外”兼修,为所有菜市场统一采购配备农残检测设备,并进行日常维护检测。配备地面吹干机,保持地面干燥。建立市场长效服务和管理机制,让群众“菜篮子”拎得更轻松、更舒心。
在这里经营了25年的商户张爱珍见证了交通路菜市场的变化。她告诉记者,原来菜市场是大棚顶,水泥台,设施“破旧缺”,环境“脏乱差”。到了夏天,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臭烘烘、湿漉漉的,买菜的不想进,经营者更“糟心”。现在市场配备了停车位,进出方便,市场内基础设施完善,整洁干净,即便水产区也没有腥臭味,“环境好了,顾客就多了,我们生意更好了。”
“菜市干净清洁,买菜购物便利舒适,群众自然感到暖心、放心。为此,我们制定了市场行业规范,设立了诚信榜和失信榜,要求所有商户诚信经营、规范服务。同时,增加了保洁人员,在活禽销售区设立了宰杀区、售卖区、顾客采购区,实施‘三区隔离’。”市场管理方盛庄刘姐菜篮子(交通路店)店长李华君告诉记者,他们坚持每季度评比一次文明商户,通过奖优罚劣,调动商户们积极性。对没有摊位在市场外露天售卖的商贩采取减少租金等优惠政策,积极吸纳他们进入市场。
“菜市场是最基本、最具烟火气的民生场所。下一步,我们将严格对照‘文明菜市’标准,加强对菜市场常态化监督,努力实现所有市场‘干净卫生、清洁明亮、管理有序’,真正把这一‘暖民心行动’暖进群众心窝里。”琅琊区商务局负责人信心坚定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