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天放
左手红纸、右手剪刀,纸花翻飞间一幅复杂精巧的剪纸作品便在畅杨杨手中“绽放”。10年间,不论被认为是爱剪纸的“怪小孩”,还是顶着“不务正业”的质疑,他对剪纸的热情不减,一边苦心钻研技艺,一边四处拜访民间艺人。
以上是新华社近日的一则报道,回顾了河南“90后”非遗传承人畅杨杨从十几年前开始爱上剪纸,到2015年孟津剪纸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扩展项目名录,畅杨杨也成为河南省最年轻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的传奇故事。如今已经实现梦想的他,仍在致力于让更多人了解剪纸、爱上剪纸,让剪纸文化走得更远。
实际上,除了畅杨杨,全国还有不少这样“90后”非遗传承人,如圈粉无数的“网红”、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面人郎”的第三代传承人、北大的郎佳子彧,而且他还是一个“95后”。这表明,越来越多的“青春力量”在传承非遗上充当了“主力军”。更多年轻人接好非遗传承这一棒,令人欣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中创造的灿烂文化,主要以口口相传为主。由于非遗技艺本身有着工序复杂、工艺繁复、耗时费力等特点,仍有部分非遗项目面临着“人走技失”的传承窘境。因此,从技艺传承看,让非遗项目得到年轻人的认同与喜爱,打造非遗项目特色专业课程,培育非遗项目特色人才,应是当务之急。
而如何让更多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使非遗成为其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就参与和欣赏来说,即使有不少年轻人对非遗感兴趣,但像畅杨杨这样真正自觉传承非遗,激发出文化高度自信的年轻人,仍显得不够多。因此,如何让更多年轻人参与非遗活动,就是一个必须思考和着力解决的重点问题。
毫无疑问,非遗是增强民族身份感和认同感的“引航灯”、社会和谐的“助推器”、国家发展的“软实力”、促进民族团结的“压舱石”。若想让非遗永续,就必须让更多“青春力量”为非遗传承注入活力。让更多年轻人爱上非遗,接好非遗传承这一棒,让非遗在生活中不断再现,由此才能使其熠熠生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