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鸿彬
40多年前,小岗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大包干壮举,掀开了农村经济改革序幕。大包干的大胆实践,促成了自1982年开始的连续5个“一号文件”,推动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出台和完善。“敢闯、敢试”的本质就是创新的原动力,就是改革的活力。连续5个“一号文件”,都是以大包干为缘起,在农业、农村政策中不停地改革,这些文件及其相关的理论阐述,形成了大包干的精神内涵:“改革创新,敢为人先”。这种精神是小岗农民的伟大创举,更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成功实践。大包干创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贡献不仅在于物质层面,更在于体制和精神层面,而后者对国家和社会来说,意义更加重大、深刻和持久。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小岗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奋斗、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敢为人先”为特征的大包干精神不断丰富,激励着一代代小岗人冲破思想桎梏,在改革的道路上继续披荆斩棘,不断发展,形成了内涵更加丰富的小岗精神。小岗精神是在大包干精神基础上的拓展与升华,拥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品格,是小岗与改革同发展、与时代共进步的精神动力。
新世纪初,我国加入WTO,改革发展各项事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六大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自2004年起,中央“一号文件”重新锁定“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一系列重要部署被提上日程,各级各地尤其是广大农村基层亟需进一步加快改革、加快创新、加快发展。2004年2月,沈浩同志欣然接受组织安排,就任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在广泛调研和凝聚共识基础上,确定“发展现代农业、开发旅游业、招商引资办工业”三步走振兴小岗村的发展思路,开启了小岗的“二次改革”。2008年11月,小岗村率先成立村级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中心,开展交易业务。2006年,沈浩同志还牵头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数十名大学生到小岗村创业,这一做法为大学生村官制度在全国的建立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新时代充实、提升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制度方面的改革创新。在此期间,小岗村先后建起农贸市场、大包干纪念馆、档案馆、文化广场、卫生室,村内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以蔬菜、葡萄种植为主的现代农业初具规模;以小岗面业、GLG产业园为重点的农产品深加工业形成一定产能;以红色旅游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小岗村乡村旅游区2009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了4A级旅游景区。2009年11月6日,沈浩同志因积劳成疾,病逝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以一心为民、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奉献精神,赢得了小岗村民的衷心爱戴。“奉献为民,敢于担当”是沈浩精神具体体现。沈浩精神,是大包干精神的拓展和延续,成为小岗精神的又一重要内涵。沈浩精神同大包干精神一样,成为小岗村不断向前发展的不竭动力,成为一代又一代小岗人勇于改革与创新的强大引领。
进入新时代,小岗精神成为小岗人继续深化改革、争当时代先锋的强大精神动力。2016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小岗村考察时指出,在这里重温改革,就是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改革开放不停步,续写新的篇章。他主持召开农村改革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向全国发出“三个坚定不移”总要求。同时指出:“当年贴着身家性命干的事,变成中国改革的一声惊雷,成为中国改革的标志”,进一步确立了小岗村作为中国农村改革主要发源地和中国改革标志的历史地位,在小岗村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2018年12月18日,在全国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作为唯一的集体和“农村改革的先行者”,被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为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荣获“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9月25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最美奋斗者”表彰大会上,“大包干”带头人集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荣誉称号。201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70周年国庆大典上,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同志代表小岗村在“希望田野”方阵花车上排在第一位,接受党和人民检阅。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名单,小岗村位列其中。2021年,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暨农业农村政策与改革工作会议、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先后在小岗村成功召开。2022年6月22日,省政府和全国食品工业协会在小岗村隆重举办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大会。这些既是对44年前大包干创举的充分肯定,也是对小岗不断续写改革新篇章的巨大激励。
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小岗村经济社会各领域改革不断深化,事业不断向前发展,涌现出很多敢为人先的主动探索、主动创新和先进典型、先进事迹。时至今日,小岗的村容村风村貌、农业的生产经营条件、农民的生活水平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新一届小岗村党委坚持以基层党建为主抓手,以深化改革为第一动力,以高质量发展为第一要务,以民生福祉为第一目标,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上找寻改革突破口,开拓奋进,敢于探索,奋力开创小岗全面振兴发展的新道路,强化小岗品牌保护利用,品牌授权管理更加规范,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村集体连续五年为全体村民累计分红1120万元。小岗乡村振兴支行创新信贷产品13个,对支持乡村振兴企业贷款授信达2.82亿元,发放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04亿元。小岗乡村振兴产业基金首期募资10亿,市、县两级出资主体完成材料上报,基金投资方向在长三角食品加工业(小岗)大会发布。全国第一个乡村振兴产业联盟在小岗揭牌成立,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李锦柱在会上宣读《小岗乡村振兴产业联盟宣言》,吹响壮大乡村产业的集结号。小岗村农业基础性设施持续优化,农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升,特色种养殖产业更加多元,农产品加工产业链逐渐延长,乡村旅游业态进一步丰富,小岗村景区入选“第一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这些,无不彰显了新时代小岗人开拓奋进、敢于探索的新时代精神。
2021年4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安徽财经大学、凤阳县小岗村联合举办的“建党百年:中国农村改革与乡村振兴”理论研讨会在安徽小岗干部学院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安徽财经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大学、安徽小岗干部学院等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代表,以及《中国农村经济》《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学术期刊和新闻媒体代表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回溯建党百年奋斗路,开启‘三农’发展新征程”“创新农村基层党建,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主题展开热烈研讨。在这次会议上,笔者作为安徽小岗干部学院的参会代表,在会上作题为《新时代小岗精神与乡村振兴中包容机制建设的思考》的发言。从小岗精神的内核、小岗精神与包容意识、关于乡村振兴中包容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等三个方面,对于做好乡村振兴工作,尤其是人才振兴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小岗精神有着独特时代坐标和历史底蕴,充满蓬勃朝气和旺盛活力。究其“源头”是“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蕴含着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昭示着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小岗精神是“红船精神”在新时期、新时代的弘扬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独特一支,其“基因”是民族精神。小岗精神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是民族精神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生动写照,是民族精神长河中的绚烂一脉,其核心是改革精神。小岗精神起源于改革,又在改革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发展,是改革精神与时俱进、历久弥新的文化地标,是中国改革精神百花园中的美丽一朵。
大包干精神和沈浩精神是两座不朽的丰碑,不断引领着小岗的改革创新,与开拓奋进,勤于进取的新时代精神,共同强化和巩固着小岗精神的内涵。小岗精神发端于大包干实践敢为人先的改革与创新,在后续的发展实践过程中又被赋予沈浩精神奉献为民、勇于担当等新的社会内涵。进入新时代,小岗精神又融入了开拓奋进、敢于探索的新时代内涵。
综上所述,小岗精神是与时俱进的,是继往开来的。改革创新,敢为人先;奉献为民,敢于担当;开拓奋进,敢于探索。小岗精神的内涵发展有一条清晰的时代脉络,是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在不同历史阶段精神形态的具体呈现和深化拓展,是对伟大改革开放精神在横向上的展开和丰富,在纵向上的继承和发扬,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激扬共鸣音符,是改革开放永不停息的沸腾乐章。
(作者系安徽小岗干部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