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25日
第A06版:副 刊

泗州戏赋

○宫开理

大美江淮域,南北分界梁。精神家园凸显,戏剧直观形象。四大剧种内,就有拉魂腔。誉千家之兴,激万人心浪。历经百载依旧在,太平盛世铸辉煌。

高亢泗州戏,美称拉魂腔;肘鼓子,太平歌;周姑子,猎户腔。别名之众,一根多秧。起源于苏北海洲,山东柳琴同出一庄。流派属淮海,师祖葛、邱、张。三兄弟雄心勃发,戏剧发展各持主张。奔山东江苏安徽,淮河南北组班相当。夫妻小戏,二人出场;一人弹琵琶,一人敲水梆;边做边舞,夫妻对唱。群众喜闻乐见,戏润百姓心房。千家钟爱,万人效仿;发展迅猛,集团登场。登院跑坡唱集镇,红白喜事皆请往。南谱五泗灵凤,北及丰沛萧砀。柳琴调唱红徐州大地,泗州戏火遍淮河两旁。徽剧、庐剧、黄梅戏,齐跃于皖南地界,泗州戏、拉魂腔,江淮流域堪称戏皇。

噫虚!动听的泗州戏,动人的拉魂腔,跨越二百年风雨,穿透历史的沧桑。剧种虽不大,流行在地方;老少皆爱听,男女都学唱。琵琶启,笛声扬;八板头,锣鼓响。音调宏伟强烈,唱腔激越高吭。曲韵刚劲优美,特点豪迈粗犷。宛转悠扬如潺潺流水,曲调高亢似海潮奔放。内涵神髓兮淋漓恣肆,恢宏磅礴兮激越嘹亮。一咏三叹兮情随腔转,缠绵悱恻兮舒缓悠扬。

男声强悍,刚劲豪放。时而浑厚低沉,时而深邃绵长。高八度翻用小嗓,加入衬词托后腔。热烈欢腾,血脉贲张。女声细腻,真情爽朗,曲直顿挫,起伏跌宕。绕梁声,气悠扬;柔情雅致,清冽醇香。故韵悠悠,自由奔放。低柔轻缓,豪迈美壮。唱中夹数,数中夹唱,宛如夜莺,曲韵旋荡。既具南音之柔美低迴,又兼北调之悠阔粗旷。轻时细如涓涓之流水,浓处似洪涛奔海之浪。

亦嘘!泗州戏,拉魂腔。宣统二年,传入凤阳。先为“三小”戏,魏月华挂牌买艺;后组小剧团,泗州戏正规登场。五十四折为大戏,八十三折为小场。剧目丰富,有土有洋。有才子佳人,有帝王将相。曲唱邻里百舍,演绎里短家长。优秀剧目《拾棉花》,一度唱进怀仁堂。《回娘家》《井台会》,华东会演获大奖。蒋荣花,左团长,热门剧组是凤阳。动作优美是何贵霞,李宝琴抢先为戏皇。何贵霞身段优美人人爱,李宝琴出彩之处是唱腔。幽板、慢板、三行板,有板有眼。正唱、轻唱、二重唱,百转悠扬。自然轻和,丰富多样;天籁缭绕,风雅润苍;甘润和皆,空灵超旷。

旦角袅娜,盛装亮相;轻柔飘逸,旋霓飞裳,风情万种,顾盼流光。如行云飘飘然然,若小溪缓缓流淌。地道草根波泽远,沃野乡音伴寒霜。

丑角出彩,借鉴京梆。手採桃腹指,脚挪跷腾骧。耍扇子,踩席头,鸡创塘。麻雀跳,蹉四步,压花场。老龟扒沙,偷柱换梁。顶碗钻席筒,怀中抱月亮。

历经百年戏,重开新篇章。生旦净墨丑,再塑新形像。著新剧,改唱腔。广采博取,盈育辉煌。

乐夫!夕日泗州戏,变为勾魂腔,肩负新使命,承载新希望。花飞梨园添异彩,风云纳胸绘雅章。薪火相传摒糟粕,盛名高登“非遗榜”。

2022-08-25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76083.html 1 3 泗州戏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