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2日
第A06版:教 育

“特色”与“本色”

□陈立武

时下,“特色”极受追崇,仿佛只要有了“特色”,所做工作便合了潮流,有了品位,上了档次。我们看到,不论报章宣传还是学者报告,都在大声疾呼学校要特色发展,实现弯道超越。

没错,任何学校都有其特点,都是个性鲜明,独一无二的。因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毕竟事物的个性是绝对的,始终存在。可是,当人问起你的学校到底有什么特点和特色时,我们往往嗫嚅着很难回答出来。

为何如此?因为多数学校的特色是不够鲜明的,无法拿出有力的佐证材料。更因为学生虽千人千面,各不相同,但我们的培养方向却是有其共性的——教育要求是有共性的,学校设施设备是有共性的,甚至家长的期望也是有共性的……学校教育首先是奔着大家公认的几乎相同的价值方向而去的,这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目标。

那么,什么是教育特色或者说是特色教育呢?那就是学校在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基础上,在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培养上有超出一般的做法,不同寻常的价值追求和结果呈现;比如德育先进校,体育特色校,无物业外包校……更通俗的说法是:全面发展+特长=特色。全面发展好理解,特长是指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要具备某些独特的技能,如艺术素养高,体育运动能力强,科技活动开展得好等等。

然而,在聚焦特色,推行特色发展的战略中,不少学校是这样做的:有的学校让学生放下手中的课本,找来经典“古籍”从头到尾,从早到晚死记硬背,因此有了所谓“经典诵读”特色;有的学校挑选不足5%的学生成立器乐演奏队,吹吹打打好不热闹,称之为“艺术乐园”特色;有的学校寻找个别身体强壮的苗子,进行体育专项训练,在体育比赛中摘金夺银,于是“体育特色学校”就树起来了……

显然,这些做法是对特色办学的曲解。严格地说,不是真正的特色。即使勉强算,也是低层次的。

那么,到底该怎样理解学校特色?如何创建特色学校呢?

特色是指事物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色彩、风格。学校特色,就是学校在长期办学中形成的独特的风格、风气,是一所学校整体办学思路以及在各项工作中表现出来的积极的与众不同之处,体现了学校向上、进取的个性特征。

本人过去在安徽省凤阳师范学校(2010年升格为滁州城市职业学院)工作。这是所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学校,管理规范严格,校园像军营一样,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师生同上早操。无论酷暑严冬,只要不下大雨,早晨起床铃一响,校园广播随即响起轻音乐(促醒困),随后是运动员进行曲,师生陆续奔向操场,整齐列队跑步、做操。早操后学生晨读、洗漱,整理内务。每周一早操前,学生在国旗下列队集合,举行升旗仪式并有国旗下的讲话,依据校历安排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二百多亩的校园由各班级分片包干,学生每天除打扫教寝室卫生外,还要负责环境卫生区的打扫,学校成为了省绿色学校和花园学校;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劳动锻炼中练就了吃苦耐劳的品质,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2009年省高校设置专家进校考察,对学校始终坚持师生同上早操倍感惊讶,翘首称赞。毫无疑问,这才算得上真正有特色,才是学校应该坚持的特色发展。

显然,特色不是另辟蹊径,重起炉灶,不是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而是继承发扬、抱专守正、秉持创新。没有面向全体或大多数的特色无异于投机取巧,故弄玄虚;没有全面发展的特色则是以点带面,以偏概全;没有德育为先的所谓艺术、体育特色是哗众取宠,博人眼球,绝非真正的“立德树人”——丢了本色,哪还有特色?

教育是要坚守本色的!

教育的本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德育为先、塑造灵魂的教育;是注重人文关怀、尊重个性差异、打造完美人格的教育;是使学生成人成才,给人幸福获益终生的教育。

学校的使命首先在于坚守教育的本色。让学生受到广博文化知识的滋养、高雅文化氛围的陶冶、优秀文化传统的熏染和深刻人生实践的体验;学生在求真求善求美中,拥有高尚的灵魂,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的有机融合。坚守教育本色,还需要“勤勉”和“敬畏”教育,需要“仁”和“恕”的教育,需要“推己及人”的教育……

追求特色是没错的。但我们不能思想狭隘,以偏概全,也不能急功近利,拔苗助长,更忌浅薄浮躁,虚荣媚众;而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宁静,遵循教育规律,抓住教育本质,躬下身来,把学生的养德、笃学、健体这些事儿,切实做实做好做到位。

我们追求教育特色,更要坚守教育本色!

(作者单位:滁州广播电视大学)

2022-08-12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75464.html 1 3 “特色”与“本色”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