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02日
第A08版:专题公益

让劳动者不再忧“酬”烦“薪”

——市建管处扎实做好建筑领域清欠工作侧记

农民工工资关系到千家万户,合理解决农民工工资清欠,不仅关系到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近年来,市建管处从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出发,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机制,认真履行监督检查和管理服务职责,加大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清欠力度。2022年上半年,共受理处置欠薪投诉59批次,较上年同期下降约38%,涉及金额约260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2%,涉及农民工约1000余人次,较上年同期下降约8%,投诉量、投诉人数和金额均呈现下降趋势。

立足长效 健全完善制度体系

建筑业农民工相对集中,为防止和解决农民工与工程建设单位讨薪扯皮问题,保护农民工劳动所得,从根本上解决建筑领域欠薪问题,市建管处加强源头管理,从防止拖欠农民工工资制度建设方面入手,在建筑工程领域积极推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管理制度和农民工工资按月足额支付制度等,初步建立起防欠治欠的长效机制。

市建管处扎实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执法条例》和《滁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实施意见》(滁政办〔2018〕46号)、《滁州市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管理暂行办法》(滁人社[215]号)等文件,并积极做好《保障农民工工资执法条例》等文件的宣传贯彻工作,扩大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覆盖面,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农民工工资专户制度、农民工工资代发制度、农民工维权以及工资发放公示制度等。截至目前,我市在建工程项目193项工程实行实名制管理,项目工人考勤更新率达到98.91%,位列全省第一方阵;农民工工资保障金覆盖率、农民工工资专户覆盖率达90%以上,实现农民工讨薪投诉件数、讨薪人数及拖欠金额三下降。市建管处稽查大队在2021年6月被安徽省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安徽省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同时,建立各县(市、区)信息共享制度。我市建立信息报送制度,要求各县(市、区)及工业园区按规定上报建安产值、建筑市场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农民工工资管理等信息。建立应急管理工作制度。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保证举报电话24小时畅通,对来人或来电的农民工举报、投诉案件,做到举报必接、接案必查、查案必果。

综合治理 落实部门监管责任

加强执法检查,是有效防止和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的重要措施。今年以来,市建管处坚持疏通维权渠道与接受举报投诉相结合、专项行动与查办案件相结合、监督检查与依法查处相结合,及时查处各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案件。

市建管处先后深入103项工地施工现场进行指导,针对各工程项目存在的不同问题,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软件公司从信息平台板块设置、考勤原始数据输入、录入数据的分类整合、软件公司之间的配合及数据上传等环节逐项梳理、查找出问题,逐条制定整改方案。目前,施工总承包单位项目经理平均到岗率由整改前的45.3%提升至71.00%,总监理工程师平均到岗率由整改前的42.2%提升至69.70%,均达到住建部考核满分标准。

同时,督促30余家软件公司升级完善建筑工人实名制平台,协调相关软硬件合作单位信息平台板块通用和数据统筹及数据上传。依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规定,实行行政处罚和信用奖惩相结合,加强对在建工程项目检查,督促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严格落实施工现场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等制度,确保全覆盖。

对市住建局管清欠责任区的47项工程项目进行四轮检查,共涉及施工企业36家,劳务班组255个、完成建安产值约43亿元,工资含量约12.9亿元。其中,重点监控项目12项(其中4项已经竣工验收),二级监控项目14项,一般监控项目21项。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深入施工现场采取抓结算、控资金、管支付、严打击等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协调处置,最大程度将欠薪纠纷处置在施工现场。市建管处先后妥善处理了吾悦广场、苏宁广场、国樾府、金鼎府、融创御园、朗月书苑、荣盛华府、平湖明月里等一批项目的工程款或农民工工资支付纠纷,目前约82%的拖欠工资纠纷基本解决,清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市建管处积极关心一线农民工的身体健康,于2021年8月20日联合琅琊区总工会开展“关爱农民工活动”,为奋斗在工地上的工人们送去50名免费体检名额,体检内容包含心电图、腹部彩超、DR胸片、乙肝两对半等,得到了一致好评。

农民工被欠薪,具体而微,关乎一个家庭的生计;流波所及,便是亿万家庭的幸福,关乎经济社会大局稳定和公平正义。保障农民工权益的“护薪”之路依然长路漫漫。市建管处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根治欠薪的使命扛在肩上,记在心间,为这些城市的建设者们撑腰鼓劲,让社会治理更有温度。

(滁州市建筑工程管理处供稿)

强化湿地保护 涵养“城市之肺”

——滁州市林业局扎实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工作纪实

吴 珍

天空湛蓝如洗,湖水碧波荡漾,鸟鸣声声入耳、野鸭水中嬉戏……位于滁州市来安县的池杉湖国家湿地公园里,随处可见美景如画的悦目景象。

湿地被称为“城市之肺”,在生态文明体系中,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和生态空间,事关生态安全、社会稳定、民生福祉。近年来,滁州市林业局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坚持全面保护、科学修复原则,积极推进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加大退化湿地修复力度,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成效显著。

加强引导 全民“爱湿地”

“什么是湿地”“为什么要保护湿地”“破坏湿地将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 在今年“世界湿地日”宣传活动现场,市林业局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向过往市民普及湿地常识、我市湿地保护情况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让大家了解保护湿地的重要性,提高保护湿地的自觉性。

保护湿地就是保护人类的明天。据统计,滁州境内河流、湖泊、农田星罗棋布,湿地资源丰富,位居全省第四。全市具有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人工湿地等4大类9种类型湿地。120亩以上的湿地总面积136.38万亩。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全民参与湿地保护的意识,我市结合“世界湿地日”“全国科普日”“爱鸟周”等重大活动,采取发放宣传单、展示宣传版面、悬挂横幅、现场讲解、出动宣传车辆等多种形式,宣传《湿地保护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知识,引导群众主动抵制和举报乱排污水、乱倒垃圾和偷猎野生动物等破坏湿地资源行为。

事实上,为加强湿地宣传、推动全民保护,滁州在全市范围内都做着积极努力。市、县联动,在滁州日报、网站等媒体开展宣传报道,通过悬挂宣传标语、设立宣传展板等形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以及通过进校园开展科普宣讲、进社区发放通告、在湿地和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栖息地周边村镇悬挂横幅等形式开展立体多面宣传。

做好修复 科学“增湿地”

一直以来,我市着眼常态与长效监管,不断健全完善湿地生态保护体制机制,形成了湿地生态保护的制度“坚盾”和助推绿色发展的制度“利器”。

科学编制《滁州市湿地保护规划(2017-2030年)》、出台《滁州市湿地保护修复制度实施方案》,实行湿地面积总量管控,确保全市湿地面积不低于136.38万亩,为全市开展好湿地保护修复工作指明方向。其中,凤阳县人民政府2020年12月发布实施了《凤阳县湿地保护规划(2018-2030年)》,目前各地均已完成了县级湿地保护规划编制。

着力开展湿地生态修复,2021年天长市投资10余亿元开展了新白塔河湿地综合整治,投资5000万元完成红草湖湿地北园生态修复,投资约5.4亿元启动高邮湖湿地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明光市针对女山湖自然保护区内地质公园玉环池及周边湿地退化和火灾隐患等问题,开展湿地恢复工作,编制了《女山玉环池湿地保护与恢复实施方案设计》,规划投资1139.99万元,对玉环池湿地进行修复。

与此同时,各级财政加大湿地保护资金投入,促进湿地生态恢复。凤阳县落实生态补偿深入实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每年安排专项补偿资金150万元,用于殷涧镇水源地环境保护生态补偿;琅琊区以清流河三期改造工程为依托,以“一核两带”为一体打造而成(“一核”即如意湖公园,“两带”:即李湾河西侧滨水生态景观带和老龙洼东侧滨水生态景观带),规划总面积约130公顷,总投资3.8亿元。现李湾河——如意湖公园已初具规模,公园核心区面积约48.57公顷。

强化管护 全力“保湿地”

“我们定期会对湿地公园实行全面巡护,重点关注是否发生违规占用湿地和违法捕鱼、捕鸟等。”明光市女山湖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发现有严重违规行为者将及时联系相关执法和职能部门。

为了切实做好湿地保护工作,我市加大对重要湿地围垦占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格禁止在湿地内开采矿产资源,禁止新建对生态环境产生不可恢复利用的破坏性影响的建设项目,加强湿地野生动物保护,开展湿地野生动物保护执法宣传,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行为。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全市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数量和受保护湿地面积逐年增加,全市湿地面积90921.81公顷,保护地面积59490.18公顷,保护地内湿地面积51647.45公顷,湿地保护率达56.8%。

湿地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全市城市湿地公园集群不断壮大的发展趋势下,湿地公园必将成为亭城百姓共享的绿意空间,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内生动力,逐步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美好家园的全新意境,构筑起坚固的绿色生态屏障。

2022-08-02 ——市建管处扎实做好建筑领域清欠工作侧记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74343.html 1 3 让劳动者不再忧“酬”烦“薪”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