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7月29日
第A06版:教 育

链接“时政进课堂” 精心提升道法教学质量

□李帮勇

结合时政 推进教学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名言给了我们道法老师探索“时政进课堂”最初的灵感。

“时政进课堂”也是我校开发的校本课程之一,最初进入课堂是2021年春,恰逢全国两会召开之时。2021年夏季,“双减”政策落地,我们决定加大对这一教学模式的推进力度。我们的初衷是:利用时政案例,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兴趣,培养学生从小树立既研读“室内书”也关心“窗外事”的意识,学习周恩来总理少年立志的精神;在一个个鲜活的时政案例中,培养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怀;在班班通、智慧课堂等信息技术普及的情况下,结合课本知识点,筛选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时政案例,让“互联网+”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机融合成为可能,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让教师提高教学技能成为可能。

联系当下 开展活动

为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疫情期间,我们搜集感人的抗疫故事,特别是播放定远医院医务工作者驰援上海的新闻,更让学生有亲切感,透过那一双双小眼睛,我们明显感受到,“肃然起敬”之情在她们幼小的心灵“油然而生”。神舟十三号发射和返航,我们抓住契机,介绍在党的领导下,祖国的繁荣昌盛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华为公司副董事长孟晚舟之所以能回国,得益于祖国的强大,一句“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定是中国红”,道出了孟晚舟最真的感受!我校迅速行动,组织道德与法治老师给学生上了一节《喜迎祖国七十二岁华诞,红色信念指引晚舟归来》的时政课。袁隆平院士逝世的噩耗传来,我们立即设计了《食者无忧》的时政课,一方面表达我们对袁老的敬意和哀思,同时向学生传递应该向英雄致敬的理念,让学生明白“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培养素养 目标初成

学校通过“时政进课堂”活动的开展,在“润物无声”中让学生及时了解国家大事、国际动态,拓展视野,如:每年的“两会”,俄乌战争的实质;初步了解国家大政方针及意义,如: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双减”;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对时事政治发表简单看法和正确评价;培养学生正确的家国情怀。

“时政进课堂”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完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在观看新闻视频过程中,学生提高了普通话朗读水平;在阅读报纸报刊过程中,学生提高了阅读水平,并养成了良好阅读习惯;在写心得体会过程中,学生提高了写作能力;在热点研讨过程中,学生提高了思辨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我们的教师也能够敏锐把握和筛选有意义、有价值的时政新闻,并第一时间向学生传递,在“教书”的同时,做到更好的“育人”。

“双减”背景下,打造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我们永远在路上。

(作者单位:定远县张桥二小)

五彩路

2021年,“双减”政策落地,打造高效课堂,提质增效显得尤为重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道德与法治教学给人的印象却是枯燥、抽象、理论化,让学生难以提起兴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在“双减”背景下,我校道德与法治工作室成员,认真领悟总书记的指示,认真学习教育部关于将“形势与政策”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的要求;认真研读《课标》中关于“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要求,积极推进“时政进课堂”教学模式,助力打造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2022-07-29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74022.html 1 3 链接“时政进课堂” 精心提升道法教学质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