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9日
第A06版:副刊

凤阳唢呐

流传在凤阳境内的唢呐吹奏艺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民国期间,凤阳县总铺镇孙家班、临淮关镇尹家班最为出名,是由当时的县衙“鼓乐班”转为民间班底。

一九四九年前后,以刘凤鸣、刘凤桐两兄弟的唢呐班子(俗称“东山”“西山”)名震淮河两岸。一九五二年,刘凤鸣被聘为安徽省艺术学校专职唢呐教师,刘凤桐被请到中央乐团做专业唢呐演奏员和指导老师。他们演奏的一些名曲如《百鸟朝凤》等,被录音或灌制的唱片在国内广泛流传。

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民间艺人安广珍、禅修等老艺人纷纷带徒授艺,培养了大批人才。一九七二年,唢呐和小乐队合奏的曲目《喜庆丰收》参加安徽省文艺调演,受到好评。一九七九年至一九九九年的二十年内,凤阳县文化部门举办十多次以唢呐为主的民间吹打乐比赛。目前,全县境内有唢呐吹奏班子五十多个,其中演奏水平较高的有:刘府的“谢成德班”、大庙的“汪家军班”和府城镇的“伊德保班”等。

凤阳唢呐的传承载体主要是吹打乐班子,传承形式是老艺人带徒授艺。老艺人所收的徒弟有的是自家子孙,也有些是喜欢民间器乐的青少年,没有正规曲谱,全靠口授手教示范。徒弟艺技成熟后可自行组班收徒,代代传承下去。

2022-06-09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70195.html 1 3 凤阳唢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