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6月09日
第A03版:西涧论苑

推进“五治”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瞿红霞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内容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就寄托于“治理有效”这四个字。正因此,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实现乡村治理有效,必须以政治为引领、自治为基础、法治为保障、德治为先导、智治为支撑,汇聚形成“五治融合”的聚集力。

一、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凝聚乡村治理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管农村工作是我们的传统,这个传统不能丢”,“办好农村的事情,关键在党”。始终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是农村取得改革和发展重大成就的根本原因,这既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也是宝贵经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推进乡村治理的核心领导力量,要紧紧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关键,使党建引领乡村治理的作用得到强化和巩固。要加大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养和学习力度,重视基层党组织管理的规范性,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二、发挥“自治”基础作用,激发乡村内生动力

村民自治是我国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乡村社会充满活力的重要源头。一是提升农民参与的意识与能力。农民作为村民自治的参与主体,也是受益者,村民自治的发展首先必须保障农民有效参与,必须要把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一方面,通过宣传引导、互动交流等方式提高农民对村级公共事务的关注程度、提升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教育培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经验探讨等形式提升农民参与的能力。二是创新村民自治形式。一方面,利用微信、QQ群等现代网络技术,拓宽村民参与自治的渠道。另一方面,针对大学生、农民工等在外群体,可以灵活变通时间,在返乡期间商讨村内重大事务,提升村民自治的深度与广度。

三、发挥“法治”保障作用,促进治理精准有效

法治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自上而下的硬约束,只有在法治的轨道上推进乡村治理、建设法治乡村,才能促成乡村治理有效目标的实现。一是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守法用法。结合重大时间段和时间节点活动,创新形式,多渠道宣传法律知识,有效推动干部群众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引导其养成在法治轨道上行使权利、解决纷争的习惯,努力使循法而行成为所有干部群众自觉行动。二是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法治专题培训,推进党员干部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治理、破解难题。三是严格公正执法,提升群众法治信仰和法治理念。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全面推进乡村法治建设,重点就在于保证法律严格实施,做到严格公正执法,让群众在每次执法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四、发挥“德治”先导作用,树立良好道德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是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和生存耐性。乡村治理中,法治是硬约束,德治是软约束。硬约束不能有效规范所有社会行为,软约束具有不容置疑的重要性。只有法治的“硬约束”与道德的“软约束”有机结合,群众才会更加自律,文明守序才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是重引导。利用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文化设施,创新活动方式,引导村民明是非、辨善恶、守诚信、知荣辱,为实现乡村治理有效、乡村全面振兴凝聚强大精神力量。二是互评议。广泛开展道德评议活动,建立道德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三是推典型。乡村是熟人或半熟人社会,正面典型人物更具有示范效应。深入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广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好医生、好老师等评选表彰活动,凝聚起崇德向善的强大正能量。四是树新风。建设新乡贤文化,以乡情为纽带,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嘉言懿行为示范引导,树立良好道德风尚,涵育文明乡风。

五、发挥“智治”支撑作用,推进治理化繁为简

智治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方式,是体现新科技革命的重要标志。乡村智治,是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科学技术,为乡村治理信息化、便捷化提供新载体。一是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马上办、少跑快办,促进治理数据化、服务在线化,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二是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尊重村民意愿和选择,建立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发挥科技作用,及时发现和解决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热点的难点问题,促进乡村治理更加精准高效。三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的手段,促使村务、党务、财务等事项的基本情况公开化、透明化,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公共事务治理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作者单位:中共滁州市委党校)

2022-06-09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70171.html 1 3 推进“五治”融合,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