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18日
第A06版:教育

幽兰飘香

□刘春香

她如一朵空谷中的幽兰,不惮寂寞,不惧孤独,悠然自放,独自飘香。

她,我们亲切地呼之为“老陈”。微胖的身材,白皙的皮肤,五十多岁的年纪,原本紧致的皮肤现在也明显地松弛了,她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一头花白的头发。我们时常拿她开玩笑:“老陈,你这头发也太奇怪了吧!有黑的、白的,这还算正常,咋还有红的、黄的呢?”“怎么,就允许你们染发,就不准我也赶个时髦?我这头发白了一大半,不染染,学生们不肯要我这个老太婆教他们啦!哈哈哈!”说完,老陈发出了她那标志性的爽朗笑声。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她那眼角渐深的皱纹和那花白的头发里隐藏了多少与学生间的感人故事。

老陈1989年参加工作,1999年从原来工作的天长谕兴中学调入现在的仁和中学,奉献教育事业已整整30年。

99年刚来仁中时,因一位老师的身体出现了意外状况,于是老陈接手了他的班级。这个班的数学成绩较薄弱,考试平均分比其他班低10分左右。为了提高这个班的数学成绩,老陈开始给中下等的学生单独辅导,从未收过一分钱的辅导费,不仅如此,还把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喊到自己家里吃饭,吃完饭继续辅导功课和作业。那个学期几乎天天如此。有心人,天不负。这个班的数学成绩突飞猛进,在以后的仁和片联考中,基本保持前三名的优异成绩。

老陈班上有个叫李秋兰的学生,刚来时数学成绩很差,每次考试只能考40几分,为了帮她提高,老陈利用下课或中自习前的时间,拿个凳子坐在她边上“逼她”做数学题,做完给她批改讲解,直到她弄懂为止。最终,李秋兰在中考时数学考出了135的高分。还有个叫唐家财的同学,跟陈老师家住在一个单元楼里,晚上刷题时只要遇到做不出来的数学难题,就会去敲陈老师家的门。有时陈老师已经睡着了,“砰砰砰”的敲门声打破了夜的宁静,陈老师在睡意朦胧中知道是唐家财又来问她题目了,她睁开惺忪的双眼毫不犹豫地起来开门,然后走进卫生间用冷水冲脸,她要用清醒的头脑给好学的学生讲解难题。

老陈凭着自己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在教学上取得了一个个丰硕的成果——她带的班级数学成绩在整个仁和片区都是名列前茅。2005年,学校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祖冲之杯数学竞赛”,校领导最终把辅导参赛学生的重任交给了她。为了不负信任,不辱使命,陈老师坚持每天下午先自己攻克难度极大的竞赛模拟题,第二天再给学生讲解。就这样,在一段时间的做、考、改、讲的循环训练后,学生们走进了竞赛的考场。学校和陈老师本人对获奖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因为竞争不是一般的激烈,仁中又是一所农村中学,学生的素质怎能跟城市的学生比。可结果却给大家带来了惊喜:何家康获得了安徽省一等奖,郑修娟、张华萍等三人获省二等奖,陈老师辅导的学生中共有13人获奖。她本人获得了滁州市教育基金会颁发的优秀辅导奖。

老陈在教学上严谨踏实,肯吃苦,严要求,学生上她的课都是精神抖擞,不敢有丝毫马虎,因为只要上课开小差不注意听讲,就会遭遇陈老师的“河东狮吼”。

可谁又能想到课堂上的那个让学生生畏的严师,在课余时间还是个温柔似水的知心大姐呢!

有个叫董国芳的学生,父母离异,性格有点孤僻。老陈就经常把她带到家里吃饭,关心她,开导她,还给她买过衣服。董国芳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把老陈当成了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陆登高感冒发烧时,有老陈在旁悉心照顾的身影;刘恒東成绩波动时,有老陈不厌其烦的激情鼓励;张勇沉迷游戏时,有老陈苦口婆心的耐心劝说……

在老陈的教学生涯中,像这样在学习上、生活上、精神上关心学生的事太多太多了,很多事已记不清,很多名字已想不起。她的脸上总是挂着淡然的微笑。是啊!又何必记得那么清楚呢?她的付出本就不求回报。

怪不得学生们对陈老师是既怕更爱的情感,怪不得很多学生毕业多年后还记得来看她,怪不得有的学生结婚时会给她送来大红的请柬。老陈的爱已在他们的心中开出了娇艳的花朵。栽下一棵树,如果不去施肥,不去浇水,不去细心地呵护,多年后怎能享受枝繁叶茂所洒下的那一片片阴凉?

是时候揭开老陈的神秘面纱了,她就是我们仁和中学的陈膺平老师。

在此,我谨以这篇文章带去我对她的敬意,我的儿子也有幸成为了陈老师的学生,我谨代表所有她教过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向她诚挚地说一声:谢谢您,陈老师!有了您的教导和关爱,学生们的成长之路永远阳光灿烂!

(作者单位:天长市仁和中学)

2022-03-18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63322.html 1 3 幽兰飘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