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元春
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春节前后也是企业招工和劳动者就业的黄金季节,滁州高新区牢记“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的服务宗旨,扎实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想企业之所想,解企业之所忧,结合“工会送岗位 乐业在江淮”活动,紧紧抓住春季劳动者忙就业、忙择业的契机,开展一系列对接帮扶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深得用工企业和就业人员好评。
摸清底数 有的放矢 建立数据库
滁州高新区有各类建成投产企业365家,规模以上企业128家,每年需要招工的企业在60%左右,年缺工人数都在4000人左右,由于部分企业发布的用工信息不规范、不及时、不透明、覆盖面小等因素,导致想招的工招不到,想干的活没赶上,针对这种情况,滁州高新区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做到“一个负责”“两个准确”“三个及时”。要求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工会主席全权负责该企业用工最新需求信息的报送和更新,做到用工数据准确,用工条件准确;及时发布、及时核实、及时更新。把资源整合和平台利用发挥最佳,截至目前,共摸底梳理电子信息产业园、鑫铂科技、英发睿能、长荣科技等48家企业需用工3589人,涉及操作工、装配工等12类工种和销售、文员等岗位,通过线上推送和线下对接等方式,年前共为英发德盛、埃克森等26家企业解决了650人就业。缓解了企业年前用工压力,也帮助了120多名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选择了理想岗位。
整合资源 依托平台 全方位发力
帮助劳动者选择理想的岗位,乐业在先,是滁州高新区送好岗位的目的和宗旨。
“没想到,打一次乒乓球,帮我找个好工作。”成泰医药公司新入职员工小赵高兴地说。原来他从常州回乡过年,想照顾家庭,一直想在园区找个药检工的岗位。一次偶然的机会,滁州高新区企业职工之家举办活动,小赵来打乒乓球,和成泰公司工会主席邵明辉交流中得知信息,立马敲定岗位,像这样的例子很多。滁州高新区总工会和天长市人力资源市场,天长市融媒体、《小城天长》网站,天长市总工会公众号等密切合作,及时推送企业岗位信息,通过信息发布、“直播带岗”等线上招聘方式,帮助日达科技、中德电子、强强实业等17家企业招募到830名员工。
春风行动好热闹,2月8日,天长市人社局、总工会等部门在吾悦广场举办“春风送温暖 就业送真情”用工招聘会,滁州高新区组织了天大铜业、天康集团、长荣科技等42家企业参与现场招聘,提供岗位2648个,吸引了大批选择就业的劳动者,活动三天里,当场达成就业意向的有1735人,最后成功入职978人。此外,滁州高新区还利用道路广告牌、职工之家电子屏、公租房户外广告等形式,及时发布企业岗位信息,帮助春节期间在家的劳动者掌握企业用工动态。
向下延伸 门前设点 扩大覆盖面
滁州高新区不局限于一般的线下和线上招聘,尽可能把岗位送到每一个角落,对一时在线上和线下还招不到工的企业、用工量大的企业,采取走出去和走下去的办法,如电子信息产业园的5家企业需求用工上千人,号召企业把用工信息送到14个镇、22个社区,在村口、市区小区、乡村小卖部旁,吸引还赋闲在家的劳动者,在家门口选择岗位。“熟练工保底工资5000,还有五险一金,太好了,我不出去了”,家住龙集社区的张成看到小店门口的招聘信息后,随即联系了电子信息产业园恒博智能公司人事,并成了该企业一名机械制图员工。据了解,通过这种家门口招聘的方式,有570多名劳动者选择了岗位,实现了就业。此外,滁州高新区还利用萧县是天长结对帮扶的契机,把12个企业的560多个岗位送到萧县,帮助结对帮扶的萧县劳动者来滁州高新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