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7日
第A06版:教 育

东坡校园说东坡

五彩路

□朱广发

“不游竹园景,不算东坡客;不解东坡意,愧为东坡人。”这是滁州市东坡中学校园文化宣传栏里的一句宣传语,它激励着我在业余时间里潜心阅读苏轼人物传记,诵读苏轼诗词文章,认真梳理苏轼生平重要事件,提炼苏轼文化的精神内涵。

一年来,为能够全面了解苏轼,走进苏轼的精神世界,我比较阅读林语堂的《苏东坡传》、王水照和崔铭合著的《苏轼传》,先后观看康震与郦波的百家讲坛视频《唐宋八大家·苏轼》,观看纪录片《苏东坡》以及阅读苏轼诗词文精选等,在比较阅读、诗词赏析与深度思考中主动与师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并积极推动苏轼文化在东坡中学的实践活动,进一步夯实师生家国情怀的根基。

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是欧阳修之后的北宋中期文坛领袖。苏轼是难得的天才和全才,在诗词文书法绘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开创了宋词豪放一派,称得上是雅文化、俗文化的一代宗师。他给我们留下了一笔无比丰厚的文学遗产和文化遗产,他所创作的大量的诗文作品成为滋养我们、养育我们精神世界和心灵世界最为宝贵的财富。

更为重要的是,苏轼以他亲身的实践为后世文人树立了一种人格精神的标准,为我们树立了一种文化人格的模式。他是追求“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儒生,是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知识分子的精神楷模,他把那种超然物外,达观自我,关注民生以及唯善、唯实、唯美的生命精神很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因此,2000年巴黎《世界报》评选1001年至2000年千年英雄人物12人,苏轼是亚洲唯一入选人物。

2015年《习近平用典》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阐释治国理政理念的典故135则,在这些讲话中引用次数最多的是源自儒学经典的名言,其中有7则是宋代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名言名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表示他很喜欢苏轼《晁错论》里的一句话“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提醒干部要“智者见于未萌”。他还引用苏轼名句“为国不可以生事,亦不可以畏事”,强调干部要有担当和判断;“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指向青年干部成长过程中易出现的误区:“朝令夕改”、“急于求成”、“自以为是”、“眼高手低”;“物必先腐,而后虫生”指出“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

跟着习近平总书记阅读苏轼经典诗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像在浩瀚的大海里有了航行的思想指南。弘扬苏轼文化,就是要学习苏轼勤政担当的务实作风,学习他存纲纪的制度理念,学习他廉政爱民的民本思想,一句话,就是要进一步夯实师生家国情怀的根基。

办学以来,东坡中学以党建思想为引领,秉承“立德树人,为善求真”的办学理念,以红为魂,以儒释今,致力于打造以“弘扬苏轼文化,筑梦家国情怀”为主题的校园特色文化。

今年9月东坡中学进一步浓厚苏轼文化氛围,丰富苏轼文化核心内涵,打造了一条融苏轼诗词文以及师生书画作品于一体的诗词画廊,雕刻了滁州书法名家书写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文化石,敬立了一尊苏轼人物铜像,建设一座六角亭并命名为“慕苏亭”。慕苏亭的匾额题字系集字而成,为苏轼大字楷书,慕苏亭的对联“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则是苏轼年轻时自我励志而书写的对联。与此同时,学校正在推进东坡书(画)院建设,拟组建一个苏轼文化普及与教研小组,策划多形式传承苏轼文化活动,形成东坡师生人人读东坡、人人讲东坡、人人受东坡文化魅力熏陶的浓厚氛围。

(作者单位:滁州市东坡中学)

东坡中学校园里的苏轼像

校园里的慕苏亭

2021-12-17 五彩路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57033.html 1 3 东坡校园说东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