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7日
第A06版:教 育

思考, 让故事在生命中闪亮

——读庄华涛《学生是一本书》

□刘 敬

教师这一职业具有很强的特殊性。高尚、光辉与伟大,或是虚无缥缈、转瞬即逝的肥皂泡幻影,而琐碎、繁重与清苦,才是压力山大、必须直面的“孩子王”本色。即便身处相对偏远、穷困落后的乡村小学,迎面横吹的时代之风通常亦是浮躁之极,偏又缠绵缱绻难拂拭。好在庄华涛老师虽立根破岩,却心定志坚,且善于思考,勤于动笔,乐于教学,终以其20余年的深厚积淀,守得青山红日出——这本由南京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随笔集《学生是一本书》,便是他潜心教育、埋首耕耘的最好见证,更是他捧给教育界同仁与广大家长朋友的一枚沉甸如斯的智慧珍果。

《学生是一本书》共收录69篇教育随笔,多以“纪实故事”的形式呈现。故事的主人公,多是一度陷入过某种困境,欲脱不得,或误入成长的岔道,惆怅又迷惘,悲欢喜乐难随己心的小学生,而“我”这个老师呢,反倒常常成了“配角”,尽管这个“配角”也曾恼怒过,纠结过,甚或仰天长叹过,“心灰意冷”过,但终究是执著努力过,没有放弃过,以是每每到了故事的结局,那久违的如灿烂阳光般的笑脸,那迸发的如脱笼之鹄般的喜悦,那恣肆的如九天悬瀑般的眼泪……总会映照着你,感染着你,冲击着你,使你眼热心动血暗涌,然后情不自禁地为这个“配角”竖起大拇指——鲁迅先生有言,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没错,从任何一则故事的开始,庄老师从来就不曾扮演过高高在上的先知先觉角色,反是以爱为出发点,以情为渗透剂,矢志不渝地充任着学生忧烦的排解者、潜能的唤醒者与成长的引领者……

“每一个孩子都重要,每一个学生都是值得教师用心阅读的一本书。读好这本书,我们不仅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也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形象,以及形象背后的灵魂。”这段引自《自序》、印于书封的文字,源于肺腑,发乎真情,貌似直白,实则深刻。因为,这恰是对庄老师自身教育行为的切实写照。从一个个质朴的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庄老师很乐意做学生心理的“及时雨”,他能随时播下美好的种子,给予学生面对过失的勇气;他既懂得日常教学生活中,有“比对与错更重要的”,更明白换位思考的重要——山不过来我过去,力争把自己修炼成沟通家校的高手……如果说,皮亚杰、马斯洛、苏霍姆林斯基等专家是一座座高峻的山,永远值得世人仰望,那么作为一线老师的庄华涛便是我等“教书匠”的自家兄弟,智慧的榜样,亲切温和,也更接地气。他笔下的故事,虽没有华丽的词藻,夸张的渲染,却有一股无可抗拒的魔力,抓人眼球,令人深思,因为他所追求的,是心灵和心灵的撞击,是生命和生命的对话,他所讲的故事,是他的亲身经历,而同样的故事,或许眼下正在另一所学校另一个家庭另一对师生另一双父(母)子间上演着,甚或将来依然会“昨日重现”“历史重演”,所以,它们就有了值得一读与体悟的可借鉴意义,比如,尊重学生的多样化,珍视孩子的个性化;懂得赞美要真诚,批评要有方;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将教育智慧变成信念和修养,落实在日常的、细微的、琐碎的教育行为中……

思考着,记录着,感悟着,让以孩子为主角的故事在老师的生命中晶莹闪亮,庄华涛做到了。有幸读到这本书的每一个同仁,或许都有机会做到吧,因为榜样在此,方向在前,剩下的,尽心尽力、不舍不弃可矣!

教师读书

2021-12-17 ——读庄华涛《学生是一本书》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57031.html 1 3 思考, 让故事在生命中闪亮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