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 华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乍冷的冬霜为安徽省来安县池杉湖内的池杉林染上了一层悦目的红色。静逸的湖面,被薄雾笼罩的池杉湖色彩浓郁而斑驳,千亩池杉层林尽染,初冬的天空不时有冬归的候鸟飞过,湖光、池杉、飞鸟、晨雾相映成趣,犹如冬日里的泼墨水彩,令人心醉,让人神往。
11月20日,来安县池杉湖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观鸟盛事,2021年第五届国际观鸟周如约而至,来自全国各地的100余摄影爱好者带着“长枪短炮”齐聚于此,摩拳擦掌,准备开启一周的摄影之旅。本次活动还加入2021首届“来安自驾车友节”发车仪式、汉服展示、“多彩非遗 魅力来安”、达人采风行、大V带你游来安等七个环节,全面展现来安的旅游文化魅力,延展观鸟周的活动形式。
“真是太美啦,我还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鸬鹚了!”来自南京的吴军是一名资深的摄影爱好者,被眼前站满池杉枝头的上万只鸬鹚震撼到了,他快速按动快门,恨不得把眼前的所有美景尽收相机。“我去过很多地方,但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多鸟,尤其是在池杉的映衬下,蔚为壮观,今天肯定能出几张大片!”说话间,他对准擦过水面的一只鸬鹚就是一顿狂拍。
池杉湖湿地公园有现在的美景,离不开来安的生态保护理念。该公园原是一片滩涂,由于地势低洼,常遭水患。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来安县政府经多次试验,在水涝严重的低洼浅滩,成功营建千余亩池杉林。2004年12月,民营企业家韩汇山与来安县雷官镇签订核心区池杉林及周边土地的流转承包合同,自2005年开始,为更好地保护这片池杉林和栖息于此的近百种鸟类,政府部门和公园项目方全面实施池杉湖周边“退渔退耕还湿”工程,在有关部门和专家团队指导下,对整个园区进行了大量积极有效的生态性修复和保护性建设。经过多年的精心修复,池杉湖湿地公园现已形成分布池杉总数五万多棵、具有独特观赏价值的“水上森林”湿地景观,并成为长江下游沿江地区鸟类重要的集中栖居地。目前,湿地公园共分布维管植物60科154属194种;鱼类8目15科43种;两爬类4目8科18种;兽类5目5科13种;鸟类13目32科98种,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13种。2017年12月27日,池杉湖湿地公园顺利通过国家林业局评审公示,正式被认定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单位。
“我县以举办国际观鸟周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系列活动的举办,提高全社会爱鸟护鸟、保护湿地的自觉性,共同构建‘同在蓝天下,人鸟共家园’的和谐美景。”据来安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夏永生介绍,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扩大“中国来安鸟类资源保护先进县”“美丽湿地池杉湖”等品牌的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该县通过举办来安国际观鸟周,逐年培育和打造“池杉湖观鸟胜地和湿地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和推广生态来安在全国乃至国际上的知名度及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