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1日
第A06版:副刊

明代贤臣张瑄与滁州得宜堂张氏家族

○张如奇

在滁州市南谯区,生活着这样的一支张姓,他们散居在滁州市乌衣镇各乡村。每年春节,都会有人家贴出这样的一副对联:西川节度使,刑部尚书家。无独有偶,滁河对岸的南京市浦口区也有张姓会在春节贴出同样的对联。这是一副怎样的对联?为什么隔着滁河的两省张姓同时张贴呢?

今年夏天,我正在撰写一篇有关滁州历代方志纂修情况的文章,发现清代康熙、光绪年两种《滁州志》中都缺少一篇明人张瑄写的序。明代弘治《滁州志》的主纂人是时任滁州知州的曾显。新志结稿后,曾显专门派两名州学生刘钟岳和石允高去滁河对岸的江浦县孝义、任丰二乡,请邻县两位进士庄昶、张瑄各写一篇序,作为对新志的总结。弘治《滁州志》已失传,但张序在万历《滁阳志》中仍有保留。

张序除了对主纂人常识性赞美之外,还提供了一些宝贵的信息:“徐玲,余祖母之父也。初,高皇帝兵至汤泉,玲偕弟璋谒见于军门,大悦,籍记姓名。不旬日渡江,即改汤泉为香泉,授玲香泉县知县。中书省符牒尚存,印识宛然可考。后革香泉并入江浦,调安仁县。璋亦授杭州府推官。今俱绝州志。‘玲’讹作珍,‘璋’作‘彰’。今志恐不可不改。如是,则可垂后传远,使人无指訾。”

原来,滁州人徐玲是张瑄祖母的父亲,他们与洪武皇帝还曾有过一面之缘。而康熙《滁州志》上记载的却是:“徐珍,字廷辉。洪武初,以人材选,历香泉、安仁二县县令。俱有能声。后致仕归,卒。”“徐璋,字元辉,珍弟也。以孝廉举,授杭州府推官。卒于邸。”值得一提的是,这两部清代编印的《滁州志》,“徐彰”改了“徐璋”,“徐玲”则仍旧是“徐珍”。

这一段史实的矛盾,我们最终在《张氏宗谱》中找到了答案。据《得宜堂张氏宗谱》记载,元末句容人张宣来滁州任州学教谕,时逢乱世,他的老父亲张文忠也跟着儿子来滁州生活。随着元末政治日渐变坏,张宣任职期满后并没有接到新的任免通知。他只好在滁州城北找个地方安居下来。儿女成年后,他就在滁州托人说媒成亲,老父亲去世后,他就在城西乌兔桥边找块风水地将父亲安葬了。自从安葬了父亲,张宣就不打算再回句容了。

丢了官的张宣没有了俸禄,只好买田置地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滁州南乡当年称“丰城乡”。元代的丰城乡,面积广大。乌衣河以南、滁河以北、今天的浦口区东、西葛二镇都是丰城乡辖地。滁河之阳,偌大一个皇庆圩,当年是滁州有名的鱼米之乡。张宣要买田置地,丰城乡是最好的选择。

有人告诉张宣,要想在丰城乡买田,最好能和当地徐姓攀上关系,张家单门独户,客居本地,日后能有个照应。张宣也觉得此话有理。丰城乡徐姓,是一门大姓,在当地赫赫有名。徐姓中有户叫徐玲的人家,女儿与张宣的儿子张克逊年龄仿佛,张宣托人到徐家说媒。徐家觉得,张宣做过州学教谕,即便算不上官宦人家也算得上书香门第,嫁女当然要嫁这样的人家。就这样,两家你情我愿,都没意见。

元至正十三年(1353),朱元璋率领军队占领滁州,州学的几个学生范常、杨元杲,还有阮弘道都去投奔了朱元璋,北门的张宣早知道此事。以后,三个学生在元帅府得到朱元璋的重用,滁州人更是羡慕不已。特别是那个范常,家住南乡的乌衣镇,与徐玲的家相距不过四五里地,最受朱元璋信赖。不仅张宣了解此事,徐玲与弟弟徐璋也都早有耳闻。徐玲的弟弟徐璋也想去。只可惜,范常在州学上学,朱元璋恰好驻兵滁州,这会儿,朱元璋已经移兵和州,正准备过江,徐璋怕弄不好有闪失。正在犹豫不决之际,张宣催促亲家弟弟要去赶紧去,否则,大军一旦过江,再去真的迟了。

元至正十五年(1355)五月的一天,徐璋得到消息,朱元璋正在滁河对岸的汤泉、星甸庙一带。丰城乡去汤泉,过滁河几步路就到。徐璋觉得这是个机会,机会稍纵即逝,徐璋请哥哥徐玲陪着,抖擞精神过河去见朱元璋。徐璋的到来,使朱元璋非常高兴。正在用人之际,兄弟俩孔武有力,看上去又通情达理明辨是非。他留下了徐璋,让书记官也记下了徐玲的名字。不几天过江,朱元璋将高旺、汤泉、乌江等滁河以南、长江以北一带划为香泉县,一纸命令让徐玲担任香泉县知县,负责香泉县的一切善后事务。

徐玲当了香泉县知县,张宣第一时间就得到了消息。他为亲家高兴的同时,也赶紧过河,来香泉县为亲家帮忙,尤其是文字笔墨方面的事务。令人想不到的是,自从朱元璋任命徐玲为香泉县县令后,大军便过了江。先是攻下了太平(安徽当涂),将太平交给滁州人范常来管理。第二年二月,又攻下集庆府(南京),改应天府。之后,转战湖州、徽州、九江、湖北,戎马倥偬,一转眼21年就过去了,直到洪武九年(1376),才撤香泉县,割六合县孝义、滁州丰城以及和州遵教、怀德、任丰、白马等六乡组成江浦县。徐玲在香泉县就这样悄然做了21年县令。之后,被调往湖南的安仁县任知县。

就在这21年间,张宣一家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早已不住滁州城北,而是干脆去了丰城乡。张克逊则带着妻子儿女去了乌江镇,跟在了老丈人身边谋点事做。以后,见汤泉地方不错,依山傍水,离丰城乡又近,便在香泉县汤泉集西(今汤泉小学)一处溪流环绕的地方建造庄园美宅,定居了下来。

从那时起,张宣一家一分为二:张克逊住江浦,子孙成了江苏人;张克逊的哥哥弟弟则住滁州南乡,后代成了安徽人。定居汤泉的张克逊与徐氏一共生有五个儿子,四子张俊最聪明,从小爱读书,二十岁即成了江浦县的食廪生。永乐初,朝廷编纂《永乐大典》,向各州县征集在校优秀学生进京誊稿,张俊毛笔字写得端正,被朝廷选中。《永乐大典》完成之后,张俊被留在国子监读书,后分配在左军都督府任都事。54岁时于德清县(浙江德清)知县任上回到汤泉。

张俊长子名张瑄,比父亲更强。26岁即考中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成了明代江浦县官衔最高的人。张家出了人物,苏滁两边分宗续谱,将葬在滁州西门外乌兔桥边的张文忠奉为句容迁滁的始祖;滁州任教谕的张宣为二世祖。二世祖以下,分汤泉张克逊五子为江浦老五房;留在滁州南乡的张克逊哥哥与弟弟的七子为滁州老七房,立堂号“得宜”,合称“得宜堂浦滁张氏”。以后,即按“卫国朝天定,宏仁化嗣昌,广德思远义,良善继中和”的字派往后排序。

根据张氏旧谱,浦滁张氏最早可上溯至宋代。北宋名臣张咏为这支张氏的远祖。张咏是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进士,曾任大理寺评事,崇阳县知县,麟、相二州通判,荆湖北路转运使等职。宋真宗在张咏二次赴益州任职时赞扬张咏:“得卿在蜀,朕无西顾之忧矣。”

益州即今天的四川成都。唐代称剑南西川节度使,到了宋代又于此设西川路,因此,四川中西部地区成都一带又称“西川”。因为有了宋明两代这两位显赫的政治人物,所以才有了前面讲到的“西川节度使,刑部尚书家”对联。严格意义上讲,“西川节度使”是他们的共同祖先,而“刑部尚书家”则是浦口区张氏的先祖。

目前,浦口区张氏在经济和文化两个方面均优于南谯区张氏。汤泉镇不仅很好地保存了张瑄曾居住的“尚书宅第”,浦口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走在南谯区前列。至于滁州这边的这一支张氏,虽然没有人像张瑄那样官居二品,但辛勤耕耘,世代务农,倒也人丁兴旺,生活富足安康。相信不久的将来,浦滁两地张氏一定会在这次长三角一体化大发展的机遇中迎来一个共同发展的美好前景。

2021-11-11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54905.html 1 3 明代贤臣张瑄与滁州得宜堂张氏家族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