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好
近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校区、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附属小学打出了年薪60万元招聘清华、北大毕业生当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启事。根据上述公告,清华、北大毕业生,实行年薪制,签订3年聘用合同,每人年薪50万元;一次性签订6年聘用合同,每人年薪60万元。上述招聘也给了清北毕业生之外的应聘者优厚的待遇。如果通过各项招聘测试且成绩优秀的本科生,将获得1套80平方米住房或25万元安家费;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可享受100平方米免费住房或30万元安家费。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有招聘的教师岗位,都带编制。
(11月1日《生活报》)
教育的第一资源是教师,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决定着区域教育的整体水平。近年来,诸多地方通过加大教师招聘的力度,优化教师队伍,吸引优秀人才,为教育的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与活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诸如深圳中学的高薪招聘,等等。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以高薪聘请清华、北大毕业生入职教师队伍,充分体现了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的态度,优化教师队伍的力度,也将产生人才虹吸效应,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教育,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而这也是一项实施教师人才工程的重要举措。
重金招聘名校学子,提高教师队伍的层次,本无可厚非,但是,教师队伍建设却决不能紧盯着拔尖的少数,而应立足教师群体的专业发展,站在更广更宽的角度,审视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众所周知,教师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能够成为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深厚的学科专业知识,而且需要较高的教育教学技能,更需要对教育的深厚感情,对教师岗位的深切热爱。清华、北大毕业生,固然是优秀的人才,但是,到底能否胜任教师岗位,还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不知道这些学生是否拥有教师专业资格证书,是否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实践经历,而单纯的以学历认定高薪,难免会出现一定的偏差。这对于受过专业训练的师范院校毕业生来说是不公平的。笔者认为,与其高薪聘任清华、北大毕业生,倒不如将教师人才招聘的重点放在师范院校的优秀毕业生上,这也是深化教育评价改革,教育领域选人用人坚持“破五唯”的重要内容之一。
按照按劳分配,依能取薪的原则,一个单位的薪资待遇应与教职工的工作业绩与工作量息息相关,密切挂钩,清华、北大毕业生,一入职便年薪50万元,而同在一所学校教书十几、几十年的教师工资却相去甚远,如此,激励了优秀的少数,却势必打击了大部分教师的积极性,影响大多数教师的工作热情,这对于教师整体队伍建设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吸引优秀人才,另一方面,更要关注现有的教师群体,不仅要关注入口,更需要关注整体抬升,要建立完善科学公平的教师竞争机制,逐步形成以能力为上,业绩为重,质量为据的教师评价机制,以及与之挂钩的工资待遇和绩效发放机制,而非只看学历、只重资历,人为地破坏教育的公平。
议论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