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8月30日
第A07版:明光新闻

红白理事会“理”出文明新风尚

本报讯 原来办事请客一家人都去,现在只去一人;原来全村都请,现在只请本村民小组或周边邻居、少数朋友……在涧溪镇涧溪村,“丧事简办、婚事新办、其他事不办”已成为当地村民的共识。这样的变化,得益于红白理事会的宣传引导作用。

在人居环境整治初显成效后,涧溪村把工作重点转向农村移风易俗工作,成立由老党员、新乡贤、退休干部等组成的红白理事会,挨家挨户上门宣传,做足思想工作,共发放倡议书1万余份,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1200份,部分外出务工家庭通过线上方式进行承诺。“理事会的倡议一下就说到我心里去了,以前总为人情负担发愁,现在参加酒席的亲戚不累,我们办酒席的再也不怕撑不了台面丢面子了。”涧溪村南岗村民组丁凤萍说。

在明光街道卞庄村周岗组,这里不仅流传着“九块洋钱的故事”,家家户户更是秉持优良传统,弘扬时代新风,践行移风易俗。在老村民组长李国龙的多方争取下,村里改建了“新风堂”,提供桌椅板凳、灶台棚子,还有一支新风服务队为需要办理红白事的村民提供免费服务。为规范化管理,在街道和卞庄村的指导下,周岗组成立以李国龙为会长的红白理事会,制定移风易俗“六要办”,细化为“随礼不超过200元,婚宴不超过10桌、丧事不超过3天”等量化举措,设立“移风易俗宣传日”,定期开展“庄上新风”志愿服务活动,涌现出如杨会芹嫁女不收彩礼、邢正军孙子过生日只办3桌酒席等新风故事。

“周边城市疫情多有散发态势,人员聚集十分危险,生前尽了孝道,老人过世表达哀思即可……”近日,得知管店镇新管村北二组李永光家人去世,在疫情防控关键关键节点上,该村红白理事会成员立即赶赴事主家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李永光同意简办丧事,取消原本订好的丧事仪式。

按照该村红白事办事章程,红白理事会留下部分成员帮助联系殡仪馆,提供采买、打杂、维持秩序、分发口罩等服务,让李永光一家感动不已。事后,理事会成员王彪和李永光一起算“节支账”。“以往老人过世总会要花许多钱,追求体面,理事会的作用就是引导村民既表达孝道,也要讲究适度,避免硬撑门面。”王彪说道。

近年来,明光市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农村移风易俗为突破重点,着力整治农村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等陋俗顽疾,引导广大农村群众践行文明风尚,明光城乡正吹起一股文明新风。 (李荣荣)

2021-08-30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49443.html 1 3 红白理事会“理”出文明新风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