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明南街道小吴、石吴2座小二型水库分别以6.7万元/年、3.3万元/年的价格发包成功”;“明西街道岗集村曹大山小一型水库、石门口大水库、石门口小水库2座小二型水库均已全部完成对外重新公开发包,年承包费增加了31.16万元”;“古沛镇耿庄村最后一座小一型耿西水库已完成了原合同解除”……
捷报一个接一个传来,这是明光市开展村(居)集体“三资”收益集中清理整顿的阶段性战果。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乡村振兴的头等大事。为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日前,明光市在全市域开展村(居)集体“三资”收益集中清理整顿工作。
明确目标,全面清理整顿。此次集中清理整顿工作,着力解决村(居)集体资金管理不规范,以及资产资源被低价承包、无偿使用和承包合同不到位、承包期过长、长期拖欠承包费等问题。严厉打击侵占、侵吞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不法行为,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问题。建立健全底数清晰、权属明确、经营高效、管理民主、监督有力的“三资”管理机制,有效促进村(居)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治理水平的提高。
深清细核,分类处置研判。以村(居)为单位,对该市全域村(居)集体账内、账外资产、资源、资金进行清理排查,做到全面、彻底、不错、不漏,不留死角、不搞变通、不走过场。针对存在的问题,组织集中分析研判,在尊重历史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根据《明光市村(居)集体“三资”收益集中清理整顿处置原则》,分类进行处置。同时,建立资产、资源、资金整改台账,明确整改措施、时间节点,做到“一宗一方案”。
严明纪律,压紧压实责任。坚持“严”的主基调,成立5个督查组,分别由市纪委副书记、常委带队,对17个乡镇(街道)“三资”收益清理整顿工作实行全过程跟踪监督。对推进工作不力、不作为、慢作为的单位进行重点调度;对弄虚作假、回避矛盾、隐瞒实情的,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利用手中权力,低价承包或发包、擅自处置村(居)集体资产资源,捞取利益和好处且不主动整改的党员干部,坚决依规依纪依法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据悉,此次村(居)集体“三资”收益集中清理整顿共分为动员部署、核查登记、分类处置、整改销号和总结提升5个阶段,自7月底至12月末,目前为核查登记阶段,相关数据正在进行梳理汇总。该市将持续压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开弓没有回头箭。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机构)要聚焦主责主业,紧盯关键环节、重点难点,‘严’字当头、‘实’字托底、‘真’改为要,精准监督、贴身监督,推深做实村(居)集体“三资”收益集中清理整顿工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该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阚绪海 邬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