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3日
第A03版:副刊

天长搬运站

□赵树栋

搬运站,五六十年代在我们这个小县城可是个大单位。

一九四九年六月刚成立时叫搬运工会。一九五三年改名搬运合作社,再后来正名为搬运站,到成立搬运公司时就寿终正寝了。

搬运工会是把单打独斗的、扛大件的、拖板车的、推独轮拱头车的组织起来,和西门马车站合并,统一揽活、统一指挥、有序经营,合理分配,取缔以强凌弱、以大欺小、为争夺货源、争夺经营权打架斗殴、谩骂争吵的不文明现象。

当时的组织规模,有胶轮大车五部,骡马十二匹,平板车三十一挂,拱头车六十辆,工人一百五十六人包括八名纤夫。

搬运站的大本营在当时的城北小学北面、古城河的南岸,征用了崇家四间平房,平房后面有一个大院子。大院子四周搭起了避雨棚,作为存放车辆和工具之场所。

刚解放时天长县只有三条官道,称不上公路。东门一条通扬州,西南一条通南京,北门更简单的一条大道通淮安。除了县政府有几辆帆布蒙顶的吉普车外,几乎没有机动车,物资的进出、往来运输,全靠水运。古城河通高邮、接长江、连东海,大船进不来,几十吨的小船倒也通行无阻。粮食、物资、百货、农副户品的进出百分之九十五靠这些小货船运进运出。这些物资到港口的码头,全靠这些码头工人搬上扛下,这些搬运工人就成了港口码头的喧闹的主弦律。

小件的搬,大件的扛,更大件的抬,还有的靠推、滚,不管是搬、扛、抬,还是滚,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那么简单,因为那是在长长的、窄窄的、软软的、会弹跳的木跳板上进行的,一般人空着两只手在上走一遭都会胆颤心惊的,更不要说负重前行了。

夜晚,小城结束了一天的喧闹,这时北门古城河港口码头却热闹了起来,三三两两的搬运工人敞着怀,露出疙里疙瘩的腹肌,提着马灯,拿着杠子绳子,从四面八方朝码头走过来。马灯,星星点点地晃动着聚拢了过来,夜空的黑幕被撕开了一个大口子。当日亥时,六艘货船从扬州货站满载百货物资,在纤夫的帮助下,已停靠在码头,急等卸货。

一百多个工人,一百多盏马灯,马灯串联在码头上下和货场预先设立的铁丝或绳索上,一丈远一盏,两丈远一盏,直到货场尽头的大储备仓房。灯火明亮,虽不如白昼,倒也看得清爽。

工头根据船上的货件的大小、多少,分派工友们卸货,三条船一组下锚、固定、停靠。三条船上的六个长长的跳板立刻欢快地跳跃晃悠起来。每条船上两条跳板,一上、一下,负重的走右边跳板上下,空手人从左边跳板下,搬的、扛的、背负的工人,跟着跳板跳跃的节奏,一上一下稳住步伐,不慌不忙地向上走,跳板和码头平地处的夹角是45度,必须躬着腰,掌握好重心,还必须和跳板上下晃悠同步,才可以把一件货平安地运上来。

码头上沸腾起来,热闹非凡,岸上匆匆的脚步声,码头上下的号子声,抬大件的异口同声的吼叫声,还有空手回船的青年工人互相打趣声、叫骂声,组成了一部特有的交响曲,曲声穿城而过,声震数里……

年轻力壮的搬运,年老力衰的在货场或仓房中分类、码垛,根据物资部门要求,急运的放前面、仓存的放在仓库的最里面。

拉纤的一组八人,也是搬运站派出去接货船的,船靠码头后他们稍事休息一下,也投入卸货战斗。长江、高邮湖重载货船航行时,扯起风帆,借助风力,船舵在船娘或老人们操纵下,可自由航行,进入内河,弯弯曲曲,无风可以借力时,需要摇橹、拉纤,二者合力,才可使重载船只驶向目的地,从高邮湖到城北码头,拉纤的纤夫不可缺失,他们胸前斜背一块条形纤板,板子两端绳头系在一根粗绳上通往船头,或船桅杆上纤夫们努力拉着长长的纤绳,埋下身子,身体与地面的夹角三十五度,两足用力后蹬,拉力的作用,船在水上向前移动。一般小船一至二位纤夫,大船三到五人甚至更多。

总之,搬运站从高邮湖口接船到码头卸货,仅仅是工作流程的一部分,他们还要根据物资局的调配计划,将货场上和仓库里的货分别运往各乡镇的物资供应站(后来叫供销社),除蔡河、石梁可以用小划子(小木船)运外,其它地方都用平板车拖,几掛骡马拖运的大车运,因骡马饲养成本高,路况又不太好,到五四年全部淘汰。有的工人用毛驴代替了骡马,一人、一驴、一车,可以多装快跑,人也省力,但是不是很多。全站也只有十几头毛驴,都是个人饲养,多劳多得。

随着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增加,流通加速,物资的丰富,搬运站的功能已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人民公社化后,水利的改造、公路的整修也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正轨,小驴车、小板车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发展。到五九年八月,安徽省交通厅分配了两部汽车,李德生主持安徽省委工作时又表态给了两部汽车,搬运站又自筹资金在上海买了两部二手汽车。搬运站发展壮大了,一批知识青年、转复军人的加入,改变了其知识结构,六三年更办起了交通机械厂。八千元起家的交通机械厂,办得红红火火,造出来的机动三轮车,不但满足了本站使用,解放了劳动力,还卖到外县市,注塑机的引进安排了三十六个本站职工的待业子女。

用二十吨干面,换来的十吨钢材,发明制造了喷水掛浆机,引起国家交通部的重视,中央、省、市多次来人视察,掛浆机还在北京展销会上参展,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到一九六八年成立了搬运公司,才摘下搬运站的白底黑字的大木牌子。这块招牌从五三年挂到六八年,楞是在原处挂了十五年,它见证了人民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它参与了国家的建设,贡献了当时当代的集体力量。它是一个大集体,也是一个小社会,它的成长、发展、进化也可以说是我们国家不断发展强大的一个缩影。

2020-12-23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26662.html 1 3 天长搬运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