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9日
第A03版:西涧论苑

建设韧性城市,滁州该怎么做?

谢庆峰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提出,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

对大多数人来说,韧性城市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一般而言,韧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凭自身的能力抵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并合理地调配资源以从灾害中快速恢复过来。当然,对于韧性城市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防灾减灾方面,还应该包括城市的健康持续发展、居民的幸福生活品质。

近年来,滁州市进入快速发展期,产业园区发展迅猛,人口向城镇积聚的速度越来越快,常住人口市民化率逐步提升,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规模不断扩张,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19年GDP总量跃居全省第三位,今年的发展速度也领跑全省。

现在,滁州的发展在已经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又迎来全面融入长三角的发展机遇,国内外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为今后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引,在这个历史机遇期,制定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更是意义重大。

要建设韧性城市,滁州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规划留冗余。规划留冗余的目的在于,当超过预期控制规模的事情发生的时候,不会因为规划的原因而不得不采取一些或主动或被动的措施,以防止较难以承受情况发生。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是城市规划要留出足够的空间余量,这样,在紧急状态下,短期内可以迅速启用,发挥人员疏散、避难、隔离,物资储备及政府指挥等作用的空间。在老城区,清理出来的土地要节约集约利用,要上天入地要空间,地面空间尽量保留,也为今后的发展留一些想象的空间,不至于像现在一些老旧小区毁坏绿化建设停车场仍然不能满足群众停车需要的问题。对新发展地区,要合理规划各种功能区,对工业区、生活区、公共设施区做出合理划分,留足缓冲地带,并严格执行规划,避免老城区螺丝壳里做道场的情况。二是在规划考虑问题的时候,也要对问题发生的可能性留下足够的冗余空间,我们知道,一些城市的某些地方,只要一下大雨,必然发生内涝,有些道路,每天从早堵到晚,这些都是因为规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未来的发展情况,缺少冗余空间。

二、经济多元化。一是三大产业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目前滁州市的工业经济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动能,基本占据了经济的一半,并且增长速度超过另外两大产业,我们也要认识到另外两大产业的重要性。滁州作为安徽省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每年生产出大量的农产品,同时,滁州还有40%以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无论是从国家富强战略的高度,滁州市协同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农民群众奔向富裕生活的立场上看,都有必要充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引进新品种,采用新方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并促进农产品与市场的对接,增加农民的收入。二是要发展足够的产品门类,不能以单一龙头产业为主,忽视其它产品门类的发展。滁州市目前有六大支柱产业,每个产业都积聚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龙头企业,并聚集了一大批的配套企业。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滁州市的六大产业,有些是别人的配套产业,有些只是别人的生产基地,还有些只是为了利用滁州市在招商引资方面给出的优惠和承诺,滁州市对这些产业并没有充分的话语权,不能只依靠地缘关系看别人的眼色,而且各个产业的发展形势不断变化,产业的兴衰经常变动,这就要求滁州市在支柱产业以外,充分重视其它产品门类的发展,抓住新产品门类的发展机遇。三是重视新业态的发展。我们正在经历一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层出不穷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创新正在创造新产业新业态,新业态发展蕴含着巨大商机。要顺应这一趋势,加快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与新型基础设施,并注重用新业态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三、服务要提升。韧性城市不仅在于防灾减灾和城市的持续发展,还包括居民的生活品质,而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离不开各种服务的提升。一是政府部门要树立主动服务意识,大力推行精细化、标准化、人性化服务,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方面的投入,提高为居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在工作中主动联系,加强沟通,防止类似供水、供电、供气、电信等部门轮番开膛破肚开槽挖沟竖杠拉线的情况发生。二是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发挥社会组织在城市治理中的作用。社会组织联接政府和居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较好的社会公信力,并能对政府管理职能进行适当补充,具有协同社会管理的作用,要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环境保护类、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促进滁州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人民幸福。三是要激发民众热情,促进民众参与。民众是城市建设的主体,更是政府处置各类问题的一个重要依靠力量,要搭建民众参与的平台,教育和鼓励民众积极参与,对涉及韧性城市建设中的环境保护、医疗卫生、经济发展、灾害防控等各方面发现问题、提供建议,要畅通民众沟通渠道,切实将广大群众集体智慧的成果转化到政府的相关工作中,促进韧性城市的发展。

当然,建设韧性城市,还牵涉到许多方面,不仅需要城市发展在外延上下功夫,而且还要加大内涵式发展,更要采用创新手段,才能有效化解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促进城市的健康平稳发展。

(作者单位:滁州市委党校)

2020-11-19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24324.html 1 3 建设韧性城市,滁州该怎么做?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