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6日
第A05版:来安新闻

绿色产业发展好 村强民富生活美

来安县张山镇仰山村地处江淮分水岭,全村一半是丘陵山区,地理环境等因素导致该村2014年之前是当地有名的落后村,没有支柱产业,村集体没有收益,老百姓挣钱无门。为带动当地群众致富,仰山村两委决定因地制宜,以屯仓水库东干渠为界,在东部丘陵地带种植优质桃,发展桃产业。在西部相对平坦地带投入26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建设了48个双层钢架大棚,打造高标准蔬菜设施示范基地,发展果蔬产业。目前,在党员、大户、合作社的带动下,仰山村优质桃种植面积、果蔬种植面积均达2000多亩。2019年,全村47户贫困户中人均家庭纯收入超万元的有30户,收入最低的一户家庭达到7067元——

戴义敏

近日,迎着秋日的霞光,笔者驱车前往来安县张山镇仰山村贫困户华公祥家,平坦的乡村道路一直修到了他家门口,华公祥正和老伴在手机上看着抖音短视频,乐的哈哈大笑,屋内洗衣机、电冰箱、电饭煲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如今的生活曾经做梦也没有想到啊!”72岁的华公祥说。

仰山村地处江淮分水岭,全村一半地形是丘陵山区,地理环境等因素导致该村2014年之前是当地有名的落后村,没有支柱产业,村集体没有收益,老百姓挣钱无门,生活水平低下。村里基础设施也很落后,乡村道路主要以泥巴砂石路为主,居住环境脏乱差,一到晚上到处黑漆漆的,不见亮光,至于娱乐休闲活动那更是没有,被评定为贫困村。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为带动当地群众致富,仰山村两委决定因地制宜,以屯仓水库东干渠为界,在东部丘陵地带种植优质桃,发展桃产业;在西部相对平坦地带,投入260万元扶贫项目资金,建设了48个双层钢架大棚,打造高标准蔬菜设施示范基地,发展果蔬产业。目前,在党员、大户、合作社的带动下,仰山村优质桃种植面积、果蔬种植面积均达2000多亩。

买卖靠吆喝,为将当地的绿色产业宣传好,自2012年至今,仰山村依托桃产业,大力发展观光农业,目前已成功承办九届“滁州市桃文化旅游节”,累计吸引80多万游客前来游玩采摘,促进当地农产品销售的同时,更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撑开了老百姓的腰包。“此外,我们把48个大棚对外承包,每年可以获得15.6万元的收益,我们还申请项目资金建设了冷库、仓储中心对外出租,每年可获得23.2万元的收益。2016年仰山村实现贫困村出列,今年村集体收入有望达到70万元。”仰山村第一书记周勇说。

产业发展了,村里强起来了,更重要的是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桃产业、果蔬产业和观光农业的发展为当地百姓提供了采摘、分拣、除草、包装、售卖等多个就业岗位,让他们足不出村就能找到工作,提高家庭收入。仰山村两委还将项目资金所得收益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资金收益分红,增加贫困户收入。基础设施上,村里投入建设资金新修和扩建硬化道路15.4公里,新安装路灯100盏,新修扩建塘坝38面,配套农田水利涵闸120座,实施田间沟渠清淤、硬化10500米,拆除危桥重建1座;还进行了新农村建设,新建了村民文化广场,极大的改变了村民的生活环境、丰富了大家的闲暇生活。

“现在在仰山村,只要你想工作,人人能找到活干,别看我今年72岁了,自家田里的活忙完,白天我就去采桃胶,或者去合作社、蔬菜基地干一些采摘、分拣、包装的活,一天能挣90元。晚上没事,不是在明亮的乡村小道上遛弯,就是陪老伴去文化广场跳跳广场舞,生活应了那句广场舞歌词‘我美了,美了!’”华公祥开心地说。

据了解,2018年,仰山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2019年,全村47户贫困户中,人均家庭纯收入超万元的有30户,收入最低的一户家庭达到7067元。

2020-11-16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23960.html 1 3 绿色产业发展好 村强民富生活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