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2日
第A06版:副 刊

扶贫路上的“尹书记”

——记滁州市税务局驻冉周村“第一书记”尹大兴

○朱二艳

“2月28日,村里温氏猪场项目建设开工,预计一年能够增加村级集体经济7万元;3月1日,海钦盛羊场项目建设开工,一年也能增加村级集体经济4万余元。”4月23日,笔者走在通往定远县藕塘镇冉周村特色养殖基地的路上,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尹大兴如数家珍地介绍着。

今年59岁的尹大兴是滁州市税务局选派驻定远县藕塘镇冉周村的扶贫干部。2018年8月,尹大兴到冉周村担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一直坚持吃住在冉周村,村民们已经习惯性地称呼他为“尹书记”。

冉周村地处定远县藕塘镇西方,池河绕境而过,金藕路穿境通过。2014年,该村被认定为贫困村;2017年,经过评估验收,顺利摘除贫困村的帽子;2019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7户、514个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攻坚路上,栉风沐雨,砥砺前行。2018年,尹大兴积极响应组织号召,来到这里,念起了“扶贫经”,开启了“扶贫路”。

打造“产业扶贫”,

村民“源头活水”有了

脱贫攻坚,产业为先。作为冉周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如何巩固脱贫成果,尹大兴和村“两委”反复思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村里要长远发展,离不开村级经济的壮大,尹大兴便把培育特色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施策的发力点,因村制宜,采取“一户一措施”和“一户一方案”制定贫困户产业脱贫计划。仅2019年,对全村72户贫困户申报产业补助11万元;对13户贫困户小额贷款53万元,申请贴息3万余元;开发保洁、护路、护林、巡逻等辅助性就业工作岗位30个,为每一个贫困户每年增加收入4800元。

2019全年村级经济收入达到19.6万元,通过折股量化分配贫困户92户,共分红5.8万元。今年初,经过分析论证,成功引进扶贫项目——“扶贫羊”和“扶贫猪”特色养殖项目,仅此一项,一年能够增加村级集体经济约11万元,向年度村集体经济50万元目标任务又迈进了一步。

推进村级“双基”建设,

村民“幸福指数”涨了

农村“双基”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和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基石,更是提升人居环境的关键举措。这一点,作为村第一书记兼扶贫工作队队长,尹大兴在心中早有打算。

修路、修桥、解决吃水难、整治村容村貌......尹大兴每天忙得脚不沾地。2019年,在他的带领下,叶家一主桥三辅桥建设完成,6条村民组2.1公里道路修建畅通,架设路灯248个。小沈村民组下水道改造、小刘村民组至叶家沟渠清淤等工程项目正在推进。硬件上去了,软件跟着来。他率先启动全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一年下来,共组织720人次拆除废旧房屋50间、厕所42处、猪圈492间,清理垃圾杂草等约131吨,清除塘坝29亩,完成旱厕改造79户,引领示范作用得到县、镇两级党委和政府的肯定。

辛勤的工作,换来丰硕的成果。2019年,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67户、514个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有了明显提升。尹大兴的不懈努力也得到了市、县选派部门的好评,获得2019年度全市扶贫干部“优秀”荣誉称号。

防疫脱贫“齐发力”,

村民“粮袋子”满了

2020年新春,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尹大兴克服家庭中的困难,安排好90岁且因病常年住院的老父亲,提前返回驻村开展基层一线的防疫工作。

“村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必须时刻放在心上!”一回到村,尹大兴便与村“两委”积极对接,成立党员志愿队,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开展入户排查、宣讲,进组入户发放口罩等防护物资,对返乡人员进行摸底核查,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全覆盖、无死角。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脱贫。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春耕生产之际,他带领村民积极开展春耕生产,推进“五早”种植,共种山芋、花生、西瓜等200余亩;鼓励37户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种粮大户对2600余亩小麦进行施肥、打药,保障了村民夏季“粮袋子”丰产丰收。按照分区分级管理要求,开展“双送双促”活动,鼓励外出务工农民积极复工复产,共输出劳务人员254人。开展消费扶贫,动员市直党员积极购买“扶贫鸭蛋”,最大限度降低贫困户因疫情带来的损失。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一定要在收官之年交上一份经得起检验的满意答卷,尹大兴是这么想的,也是这样努力的!

2020-11-12 ——记滁州市税务局驻冉周村“第一书记”尹大兴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23865.html 1 3 扶贫路上的“尹书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