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王晗笑 李邦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全体同志的回信中提到,志愿军将士及英雄模范们的功绩,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让我十分震动和感动。”10月22日,89岁老战士董国昌在市光荣院开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回信时说道,“党和国家时刻关心记挂着我们老战士,现在我在市光荣院生活,院领导对我们关怀备至,平时老同志们一起学习、聊天,生活舒适,衣食无忧。我决心要时刻听党话,跟党走,大家互帮互助,退伍不褪色,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董国昌,中共党员,定远县池河镇人,1953年入伍参加抗美援朝作战,编入步兵连,1955年调入防化连,于1957年4月回国复员。
谈起自己参军抗美援朝的经历,董国昌依然记忆犹新:“1953年正月的一天,我们村妇女大队长到我家动员说,‘小董,去当兵吗,到朝鲜打仗!到时我们给你拉老驴,戴大红花送你,这是荣誉呀!’我说,‘我去!帝国主义把我们中国欺,我们不给他欺,牺牲也值!’”
就这样,20岁的董国昌和村里其他二三十名青年抱着必死的决心离开了家乡,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保家卫国的使命中。在辽宁省沈阳军训3个月后,董国昌和200多名战士一起,担着米袋,披着被单,勒紧裤腰带向朝鲜迈进。
对刚入朝十几天的情景,他依然历历在目:“我们是晚上赶路,有天白天到一处山脚,附近有农民在耕田,黄牛眯在一边,忽然远处10架飞机呼啸着飞来,有丰富战斗经验的副连长猛吹哨子大喊,卧倒!我们趴在地上动也不敢动。后来,农民死了,黄牛也死了,战士们死里逃生。”
“我当时和一名同行的战友约定,要是我们有一个人能活下来,就到对方家里报信。”董国昌说。
入朝后,董国昌被分到步兵连,当时抗美援朝战争已进入停战谈判阶段,打扫几天战场后,开始没日没夜的练兵生活。练兵艰苦且枯燥,“每天清晨号声一响就起来跑步,跑完步回营吃早饭,训练分文化课和军事课,卧倒、起立、匍匐前进,裤子磨破不知几条。”两年后,董国昌被调入防化连扛六连炮,不久后升为班长,1957年4月回国复员。
回到家乡后,董国昌默默拿起锄头在家务农,在平凡的日子里守住寂寞清贫。他与老伴育有5个子女,大多在滁城上班,去年年底,县里把他送到市光荣院,更好地安享晚年生活。“70年前,敌人打到了中国的家门口,我们腿肚子不会抖,腰杆子不会弯,把敌人从鸭绿江打回了三八线。今天,我们的祖国一天比一天强大,我相信我们的祖国会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