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跃泉
“铸铁镕金事有无,传闻故老定非诬。曲阳古治今雄镇,漫把南炉较北炉”,清朝翰林方浚颐先生对家乡炉桥的吟咏,每每让人兴起探究的念头。
炉桥镇位于定远县西部边陲,地处三市三县交界处,地处水陆交通要冲,自秦汉前就是冶水(窑河古名)之滨、人口密集的一大聚落,因冶水所经,故名“冶溪”,是旧曲阳侯国属下的古邑。
说来话长,公元208年12月,赤壁大战,曹操军队不习水战,且瘟疫盛行,被孙权刘备联军大败于赤壁,被迫退军。经此一役,曹军元气大伤,曹操开始调整战略:要得到江东,必先取得江淮,要得到江淮,必先要确保淮南。
公元209年7月,曹操亲率大军自涡河入淮河,自洛口入洛涧(今名窑河),驻军于洛涧东岸“冶溪(炉桥乳名)”,重新整顿军队,尤其是训练水军。
曹操具体看中冶溪这个地方有两个因素:其一是是术士建言,自古一江春水向东流,而冶溪之水是自东往西流的,逆水主贵,在此铸造兵器不生锈(今天看来,冶溪地处江淮分水岭西南侧,水往西流,纯属水往低处流的自然现象)。其二是冶溪东靠高岗,西北两面临古阴陵大泽(今高塘湖),南近洛涧、三面临水,一处高阜。此处水可行舟练兵、陆可驻军习武,西北可沿高塘湖进入淮河进而西折入寿州,西南经淝河可达合肥经巢湖入长江。
曹操率部到冶溪以后,一方面加紧操练水师,一方面在此建烘炉百余,采集莫邪山佳石,利用村畔之水,冶炼兵器,使这个古邑成为曹操三次伐吴的后勤部。筑炉冶金的同时,曹操为了打通东西交通要道,缩短“冶溪”至寿州的行程,在洛涧河汊上,从东向西修建大小不等十八座桥梁,架起水上长城,一直通往现今淮南市九龙岗。其中最东最大的一座便是现在的五孔桥了。从此,滁州、和州等地通往寿州的陆路官道,缩短行程五十里,这是曹操造福于淮南人民的一大贡献。
因曹操在此铸造兵器,造炉百台,修桥十八座,“冶溪”亦因此俗称“百炉桥”,久而久之,便被人们简称为“炉桥”了。而“冶溪”的本名倒被人们遗忘了,这便是我们今天所称炉桥地名的由来。
“无徽不成镇”,正如胡适先生所言“一个地方如果没有徽州人,那这个地方就只是个村落,徽州人住进来了,他们就开始成立店铺,然后逐渐扩张,就把个小村落变成个小市镇了”。显然徽商的活动对于近世各地城镇化、商业化的进程,有着莫大的影响,这在明清时代炉桥镇的发展史中,也得到了很好的印证。
据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的《重修炉桥方氏家谱》所载,时值明末多事之秋,东南纷乱,世居徽州休宁的方景蕃因所居长汀地方有土寇滋扰,孤身一人向北避乱,寻求新的发展。方氏一路北上,途经炉桥时,发现此处“地方富庶,科甲绵延,为邑之首镇”,便留此谋生,并于清朝顺治八年(1651年)把所属方氏家族的一只由休宁县三十三都的鄣源村迁居炉桥。
《重修炉桥方氏家谱》卷首下,有一张《阳宅图》颇具特色,这是方氏卜居的炉桥镇之示意图。从简略的描画中可见,炉桥镇分四门,即东门、小东门、南门和北门。市镇四面环水,西北有船只停泊处,由此逶迤六十余里通入淮河,“贾舶通焉”。炉桥镇东西长约二里,南北宽约一里,为商贾辐辏之区。
《阳宅图》的正中央是“大街更棚”,北面是“肉市”、“菜市”,南面是“鱼市”和“果市”,东西两旁注曰:“肩挑贸易各行,每日皆聚此处。”——说明这里是供炉桥镇民众日常生活所需的贸易中心。倘若由此中心出发往南,在通往东门的大道边,没走几步路就是镇中的“粮市”。往北靠近北门东岳庙附近,又有另一“粮市”,粮市东面,则是镇中的“草市”和“杷子市”。设在炉桥镇这样的“粮市”,可能就是皖北粮食贸易中的初级市场,周围腹地农村的粮食作物,由此汇集,走窑河再经淮河和洪泽湖运销各地。据说前清时炉桥还建有福建、山西、新安、徽州等诸多会馆,变相地反映了当时的炉桥众商云集、市井繁荣。
值得注意的是,从《阳宅图》中的布局来看,贸易中心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处“方姓宗祠”,东侧宗祠的南北,皆是“方姓(住)宅”。在皖南,宗祠、牌坊林立非常普遍,但在皖北的集镇上宗祠、牌坊历来颇为少见。然而,在炉桥这样的一个小镇上,竟然会有两座徽商家族的宗祠出现,还有一处滨临窑河、占地颇大的方姓花园矗立,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徽商方姓在炉桥一镇中的地位显得相当突出。
徽商好儒,历成传统,炉桥方氏也不例外。整个清朝,方氏出了秀才158人、贡生64人、乡试中举20人、进士及第9人、点翰林三人,因此方氏家族在当时的安徽省也是屈指可数的名门望族。其时江淮一带有“寿字、怀画、定文章”之说,意即寿县的书法、怀远的绘画和定远的文章在江淮之间享有盛誉。
“定文章”的代表人物便是炉桥方氏三兄弟:方浚颐、方浚师、方浚益,三兄弟才华出众,先后中举,同为官吏,著作颇丰,并有大量诗文留传后世,今日仍可见到的扬州“平山堂”的金匾题字便出自方浚颐的手笔。《定远县志》称其为:“清朝时炉桥方氏家族文墨佳誉天下,方氏三兄弟为一代之翅楚”。方氏后人中,近代最突出的是老同盟会员方绍舟,他早期参加民主革命,民国三年被孙中山任命为讨袁军皖北总司令,晚年致力于抗日战争,献身革命。
炉桥昔有八景,远近闻名,这八景分别是黄山积雪、龙潭烟雨、慈寺晚钟、东郭松涛、重桥映月、西河柳浪、凤岭晴岚、淮浦归帆。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八景有的早已无迹。只有“重桥映月”和“西河柳浪”还有踪迹可寻。
漫步今日炉桥,古镇的规模扩大了几倍,不得不边打听边寻访那散落在街头巷尾的流年碎片。
先见到的是古镇的茶馆,因为去得迟了,没赶上高朋满座,虽然只是偶遇几个没散场的大嫂级茶客,亦足以让我有了一份意外的惊喜。炉桥的茶馆相较话剧《茶馆》里的做派显然简陋了许多,但二三十家茶馆自明清沿袭至今,散布在老街新巷,每天清晨十人一摊,八人一桌泡上几壶好茶,嗑上些许瓜子,边喝边聊,其乐融融,自成一道风景,让人依稀领略到当年北方茶楼酒肆的古镇风情。
出得茶馆,依次去看了一水三孔的三眼井、古名依旧的“冶溪街”、早已易主的李鸿章家族当铺、传说中佳人云集的美人巷、形似裤衩双分的裤裆街、三座山墙围合的三山夹一井。
老街的建筑不似江南小镇的精雕细琢,飞檐斗拱、封火墙头传递的尽是北方建筑雄浑硬朗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