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名退役军人,退役后初心不改,在新的岗位兢兢业业;他是一名生产工匠,坚守职责,保证产品百分百合格输出;他是一名管理人才,二十余载奋发向上,带领团队一次又一次破难题、创辉煌,他就是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成业。
“农家小伙”毅然参军,退役后奋发图强,一路成长为拥有6000多名员工的集团副总,徐成业用二十余载年华抒写了自己的奋斗史。
徐成业在生产一线向工人讲解技术要点
张霆慧
徐成业在车间了解国外项目产品的生产情况
徐成业在首届安徽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比赛中进行路演
徐成业带领天康集团在滁州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徐成业带领客户参观生产现场
从退伍军人到质量卫士
“农家小伙”初长成
1997年徐成业从部队退役,1998年,徐成业加入天康集团成为了一名一线技术工人。
“当兵三年不怎么和外界接触,退伍之后一时也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什么,家里条件也不好,我本身的学历也不高,当时真的很着急。”徐成业回忆着说道,“后来到了天康,这里退伍军人多,有一种又回到部队的熟悉感。”起初,徐成业只是负责天康集团厂区里一些很简单的技术活,勤于学习的他很快就上手了。
徐成业刚开始工作的地方紧挨着质检科,同时他所做的工作下一步便是将产品送去质检科检验,每次给质检科送产品的时候,徐成业都会在力所能及、不耽误本职工作的情况下,帮助质检科的同事做一些琐碎的小事。
“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也不会在意多做事忙碌一些还是少做事轻松一些,就一心想着能帮别人就好。”三年的部队历练,锻造了徐成业吃苦耐劳、团结互助的品质,这样优良的品质也给徐成业的事业带来了关键的转折。
当时质检科的科长对这个经常帮忙的“憨厚小伙”印象深刻,觉得他眼里有活、手上能做事,而且退役军人的身份更是能让人产生信赖感,再加上徐成业每次帮忙之后都是默默地回到自己岗位,也不邀功,质检科科长便向领导推荐把徐成业从一线工人调到了质检科的后勤部门,专职负责登记、统计等工作。
就是这样的契机,徐成业接触到了电缆技术。
事业的转变、新事物的接触,进一步激发了徐成业的“渴望”:“以前我们当兵,在部队多是锻炼、拉练、集训,像工业技术的学习基本上是接触不到的,当时我刚刚调到质检科,对那些产品标准根本也不熟悉,但我很想学,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对知识的渴望让徐成业更加努力,在办公室做好本职工作之后,他就拿着产品标准手册,一开始是“磕磕巴巴”地读,遇到不懂的地方及时向同事和领导请教,后来是熟练地读,最后可以完整的背下来。那段时间的徐成业就像上满了发条的钟表,不停地转动,不管何时何地,你都会看到他刻苦钻研的身影。
“这都已经过去快二十年了,我还是能背出来里面很多的标准。”徐成业笑笑说,他记住的不仅仅是一条条行业标准,更多的是那个刻苦奋斗、渴望学习的“农家小伙”。
从技术骨干到管理人才
临危受命解难题
安徽天康集团自1974年建厂之初就始终保持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给退役军人就业给予充分保障,同时做好人才的培训,每年都选拔优秀的人才送往上海等地进行培训,进一步提升技术人员的能力。
1999年,徐成业被集团选中,前往上海进行培训,为期七天的培训让徐成业进一步感受到技术和知识的魅力,更加坚定了徐成业的学习之心:“知识是充满魔力的,他能改变命运,天康集团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学习平台,可以说没有天康的培养,就没有今天的我。”
天康集团看到了徐成业的潜力,开始让他接触管理岗位,先后送往合肥等地,接受行政管理相关的培训。
2005年,徐成业已成长为天康集团光电缆质量部的部长,当时天康集团也在积极拓宽海外市场,电缆产品出口到非洲国家赤道几内亚,安装在其首都马拉博机场,供货六个月后,天康集团接到客户的投诉电话,说他们的电缆有质量问题,已经影响了机场的正常运转,在双方进行了多次电话和邮件的沟通都无济于事的情况下,集团决定委派徐成业到现场全权处理。
“当时接到任务,我只有一个念头,一定不辜负集团所托,处理好事情。”徐成业回想着当时的场景,“当时我们一共四个人,到赤道几内亚之后,直奔事故现场,开始检测。”
据徐成业回忆,当时赤道几内亚的电力部部长也专程赶到了现场,断言这一切都是由于天康的产品质量所导致的,要求天康集团承担所有的施工费并进行额外赔偿,还要撤销机场二期扩建项目近亿元的电缆订单。
“他们提出的条件很苛刻,对我而言压力真的很大,但是我对集团的产品质量有信心,我相信这个事故绝对不会是我们电缆造成的,后面的事实也证明了,我们集团的产品质量没有让我失望。”三年的当兵经历,“不服输、不认命”已经深深地印刻在徐成业的脑海中,虽然当时压力很大,但是徐成业冷静思考、理性决断,最终找出事故原因。
事故的原因是工人野蛮作业破坏了电缆,又恰逢雨季,雨水沿着灯杆基座渗透到埋在下面的电缆上,才造成了电缆短路。
“当时我们从落地到抢修,就用了几个小时,做到了及时止损,他们电力部部长还特地跑来对我们表示感谢。”
“非洲电缆质量事件”让天康集团从徐成业身上看到了退役军人临危受命、使命必达的优良品质,也让徐成业迎来是事业又一转折点。
从非洲回到天康之后,集团任命徐成业为集团光电缆公司常务副经理,并送往南京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培训。
2012年,徐成业被任命为安徽天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主要负责光缆、电缆、数据线缆等业务,同时也在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先后到俄罗斯、英国、美国、德国等国家,以一己之力为天康集团争取到了国外市场份额。
2012年-2014年两年的时间,在徐成业的带领下,天康集团的数据线缆外贸产值翻了一倍,并获得两个发明专利,先后获得美国UL、ETL认证和欧盟认证。
从管理者到决策者
助力退役军人再就业
“我们董事长很重视退役军人在集团的发展,针对退役军人制定了不少的优惠政策。”徐成业介绍道,现如今已经是集团副总的他也积极向集团推荐退役军人,手下也有不少得力的退役军人出身的骨干。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激励集团退役军人在工作中发挥不怕困难、拼搏奉献的示范带动作用,天康集团特地为他们也制定了“四给”政策,建立“退役军人之家”让退役军人在天康收获荣誉感和幸福感。
“每一个进入我们集团的退役军人,我们都有做档案备份,里面详细记录了他们的成长履历。”天康集团建立“一库一计划”对退役军人进行定向培养,把在岗位实践中表现优秀的退役军人纳入集团“人才信息库”,每年选拔10-20人进入天康集团的“百人培育计划”,截至2020年8月,天康集团的“百人培育计划”中,退役军人已达37人。
今年4月份,天康集团获批设立了滁州市首家“退役军人服务管理站”和“滁州市退役军人实训基地”,为集团退役军人提供了政策咨询、技能培训,同时承担着全市退役军人岗位实践任务,集团先后与合肥工业大学、扬州大学合作,给退役军人提供各项培训,目前累计培训达1020人次。
7月4日,徐成业代表天康集团,参加了滁州市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以精彩的演讲征服了评委,此次大赛中,天康集团的“特种柔性矿物绝缘电缆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行业赛一等奖。
8月27日-28日,也是徐成业带队,参加了首届安徽省退役军人创业创新大赛,天康集团荣获传统产业及生活服务业二等奖。
“当时安徽省退役军人双创大赛结束之后,我和同事窦青海一起推着行李箱往回走,我对他感慨道‘我也可以有今天’,说完我俩相视一笑,心里都知道,这一切都是集团给我们带来的。”诚然,二十几年前,作为一个普通的“农家小伙”徐成业怎么也不能想到,如今自己能成为了一个集团的副总,有一番作为,而改变他命运的就是天康集团。
“我们集团里如今有退役军人500多人,其中80多人走向了管理和科研的岗位,他们已成为职工队伍中的重要力量。集团对我们退役军人有优待,我们退役军人也在积极奉献。”作为退役军人的徐成业很是自豪。
“工作上,我们集团的退役军人敢于冲锋陷阵,工作之外,我们天康集团的退役军人自发组织成立了‘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疫情防控、抢险救灾,他们都是冲在一线的,今年疫情期间,集团积极组织退役军人,24小时在各社区值班,没有一个人说退出。”
徐成业在天康集团的成长史,便是退役军人在天康集团成长史的缩影,他用实际行动展示了退役军人“退役不褪志”的风范,用坚毅和担当诠释了退役军人风采。
在集团发展与国同运的新时代,天康集团全面落实支持退役军人在新岗位上实现人生新价值,诠释了大企业的责任和助力退役军人就业的决心。
徐成业组织召开生产例会,布置生产任务
天康集团举办“八一”慰问暨优秀退役军人表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