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28日
第A03版:副刊

“三棵树”带动贫困户“大增收”

○周 杨

复兴村地处滁州市全椒县西部,是典型的低山丘陵地区,农民种植小麦、棉花等农作物效益比较低,大部分土地处于闲置状态。外地创业的杨增环得知滁州市在大力发展薄壳山核桃、麻栎、杜仲等“三树一苗”林业特色产业,且政策优厚后,一阵兴奋:“为什么我们不能建立合作社带领父老乡亲闯出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呢?”

于是他紧紧抓住这一机遇,在全椒县马厂镇注册成立了香妃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贫困村复兴村流转土地2200余亩,发展薄壳山核桃产业。将土地流转的贫困户除每亩每年可领取500元左右的土地租金外,合作社每年还带动20余名贫困人口从事抚育管理等务工,每人年均务工收入过万元。

“薄壳山核桃又叫碧根果,栽植后四五年开始挂果,七八年可以进入盛果期,亩产200到300斤干果,按市场价每斤40多元算,亩均收入超万元,而且盛果期长达七八十年,属于可持续增收的富民产业。”杨增环介绍说。

全椒县石沛镇白庙村的贫困户计成军在林业部门的帮助下种了11亩薄壳山核桃,去年秋天已经开始挂果。“今年亩产80斤没问题,40元一斤算,收入大概在2.5万元左右。等到了盛果期,1亩地能收200斤,收入能达到8万多元。依靠这些树,我不仅脱了贫,致富也大有希望。”计成军欣喜地说。

这是滁州市近年来大力发展“三树一苗”等林业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走上脱贫致富路的缩影。今年以来全市275个造林主体,完成“三树一苗”等林业特色产业77929.2亩,其中在贫困村造林10923.2亩,流转贫困户土地3014.7亩。

带动贫困户自主发展薄壳山核桃等林业特色产业1712.1亩,打造出促民增收的“绿色银行”,形成了“家有养老树,户有致富果”的稳定脱贫、长期脱贫新模式。

2020-09-28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20875.html 1 3 “三棵树”带动贫困户“大增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