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9月08日
第A03版:副刊

“抠”出好家风

□作者:李东花

母亲年轻时,在老家小村“抠”名远扬!街坊四邻提起来,都会竖起大拇指:“老李家娶了好媳妇,精打细算,真会过日子!”

这些年,儿女都成家立业,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可母亲的“抠”习惯一点没变!

年逾八十的母亲,在自家的小院里,开出了一片菜地。种上蒜苗,香菜,菠菜。母亲把每天洗菜洗碗的水用盆接着,攒满一桶拎出去,小心地给她的那些菜苗苗们浇水。我们都劝她:“妈,甩根管子到窗台外边,浇菜多方便啊,费这劲干啥啊,咱又不是交不起水费。”

母亲回应:“这洗碗水里有油水,倒了可惜了,浇菜不是正好吗?再说水又涨价了,快三块钱一吨了。”

邻家扔了过期的面粉、油,母亲瞧见,一溜烟小跑过去,那样子像是抢金疙瘩,晚一会工夫宝贝就被抢走了。母亲把油和面倒在一起发酵了,埋进菜地里,果真是上好肥料,菜天天见长,绿油油的一片,煞是喜人!

母亲看着她的小菜园,常和父亲念叨:“我种一点菜自个吃,既新鲜又放心,一年省不少钱呢!”

父亲看母亲认真的样子,微笑地竖起大拇指!

母亲这代人,年幼时挨过饿,种了一辈子庄稼,深知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平时聚餐,母亲总是主张在家吃,在厨房里煎、炸、烹、炒,给我们张罗一桌热腾腾的饭菜。小时候总是抢着盘子里的肉,菜端上去,几双筷子等着夹,母亲常笑我们是馋猫。现在大家都是挑菜吃,最后盘里的肉都剩了下来。母亲收拾碗筷时,轻叹一声:“现在孩子太‘作’了,这肉都不吃了,真浪费!”

过几天,母亲打电话让我们回家吃丸子。母亲炸丸子有绝招,捏着刚出锅的丸子品尝,外焦里嫩,吃着总是停不下来。邻居小姑娘跟母亲学炸丸子,悄悄告诉我丸子的秘密:母亲从冰箱里拿出餐桌上撤下的肉,用热水焯过,剁碎了拌点面粉,麻利加上鸡蛋、面包糠、各种调料,一个小时后,焦酥鲜香的丸子就出锅了。小姑娘学着母亲语气道:“哼!孩子们再精,能精过我老太太!”

我听着哑然失笑:姜还老的辣,不服不行!我爱开玩笑,说母亲是老“抠”!父亲嗔怪道:“当年,你妈就是靠这‘抠劲’,在咱村第一个盖起五间青砖大瓦房;也靠这‘抠’劲,为咱家供出了两个大学生!”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父亲再次背起朱子治家格言!母亲听得乐开了花:“这好日子呀,是‘抠’出来的。”

受母亲影响,我们兄妹几个学着在家蒸馍、擀面条,既省钱,又好吃,乐在其中!我女儿在外地工作,也开始每天上班带饭,经常晒美食照片,包饺子、做菜干得有模有样!

在母亲言传身教下,老李家热爱劳动,珍惜粮食,勤俭节约的优良家风,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2020-09-08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9528.html 1 3 “抠”出好家风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