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20日
第A06版:副 刊

十二:老街上的戏园子:大戏园

○江文林

老一辈全椒人都知道,从县城凤凰桥街关口(今建行前)到南城门(今实验幼儿园前)这段路,史上称为“后街”。虽然市肆无几,但由于后来有了小戏园和大戏园,这条“后街”渐渐地热闹起来。

大戏指的是京剧。新中国成立初期,不管大戏、小戏,县城还没有上规模的室内剧场,只有用布幔子作围墙,晚上从凤凰街盛老五家租汽油灯作照明用的露天剧场。

县城大戏的露天剧场解放前设在关帝庙大院内(今老制药厂大门左),解放后移至老教育局旁的广场上,后来又迁移到老电影院旧址(现在的实验小学附属学前班址),文化大革命初期在荷花塘广场,后来又移至南屏影剧院对面金家巷广场(现在的南屏菜市场大楼址)。无固定舞台的露天剧场,通常一场多用,演出大多为短期间断型,有时演京剧,有时放电影,有时演马戏,有时演杂技。一开始,群众自带板凳,后来在剧场内设置了简易的长条凳。说凳子,其实就是一根圆木上装了两条固定在地上的“腿”。对于当时的孩子而言,虽然门票只有一角,但也显囊中羞涩,趁守门检票不注意时,偷偷地从布围子下钻进去蹭戏,这是常事。

京剧在全椒称作大戏,流行有两个高潮期:一是从抗日战争后期到解放前后,二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据全椒县志记载:民国后期,京剧清唱在全椒比较盛行。县城的童浩之、刘碧秋、马本长、卢凤英、王云垂、王士俊等人经常聚集清唱。“汇中茶社”曾一度有京剧戏班驻唱,“民众教育馆”有时也组织清唱。沿滁河三镇(古河、程家市、赤镇)喜唱京剧的也不少。当时演唱的剧目主要有《四郎探母》《玉堂春》《女起解》等。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国民党军队第十游击纵队司令柏承君在古河成立“胜利京剧团”,聘请名演员李慧芳、李玉蓉、陈少鹏等,经常演出京剧。抗战胜利后,曾在县城夫子庙公演。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县城的马明哲、李玉蓉、骆朝宗、陈少鹏等人组成京剧班子(“金凤楼”戏班子),并在县城后街东侧朝南的丁字路口(今实验小学学前班址)盖了一座可容纳八百人左右的草蓬戏园,百姓称之为“大戏园”。这也是全椒京剧团的前身。挂牌出演《将相和》《白蛇传》《花木兰》《十五贯》等剧目,每天晚上演一场,节假日满座还加演日场。票价每张一角、一角五分。全椒京剧团还经常邀请外地京剧团或名演员到全椒演出,很受全椒京剧爱好者欢迎。1954年,县总工会在袁家湾新建的“工人之家”里盖了一间大礼堂,有八百多个座位,工会出面成立了业余京剧演出队,经常在工会大礼堂活动和演出。业余京剧爱好者有时还作为票友与专业剧团合作演出,在全椒曾一度掀起看京剧、学京剧、唱京剧的热潮。

那时全椒县京剧团当家的角儿是陈少鹏(武生)、苏兰君(花旦)。陈少鹏出演的《金钱豹》《孙悟空》,苏兰君出演的《女起解》《花木兰》。那优美的唱腔,优雅的身段,超人的绝技,精彩的故事,诙谐的语言,丰富的内涵,给人们带来难得的精神大餐,让多少人享受无穷,让几代人记忆犹新。进入大跃进的1958年,由于种种原因,京剧走向低潮,全椒京剧团票房收入越来越低,人员流失,陷入困境,加之当时有舆论认为京剧属于封建主义的残余,宣传的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到1958年底,全椒京剧团解散,大戏园交电影放映队使用,1971年改建成了“电影院”。文化大革命时期,所有的历史古装剧均视为“四旧”,受到批判,只有八个革命样板戏一花独放,带来的是万马齐喑的反常世态。

在历史的长河中,全椒京剧团、后街的大戏园,只是昙花一现。但是,作为“传承经典,润泽生命”的京剧,那生、旦、净、丑的行当分类,那唱、念、做、打的表演方式,那皮、黄、锣、鼓的器乐伴奏,让世界倾倒,让国人陶醉。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京剧——这个中华民族文化瑰宝里的灿烂明珠,将永放光芒。

2020-08-20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8337.html 1 3 十二:老街上的戏园子:大戏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