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8月13日
第A08版:专 版

疫情之下,我市公共资源交易逆势上扬

汪国玲

今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滁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出台硬核举措,不断推进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强化全流程电子化监管,持续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质量,激发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活力,促进全市经济稳步发展。目前市公管局在全省公共资源交易工作中取得3个率先和1个第一。即:在全省率先启用远程解密不见面开标方式开标,率先运用全省异地评标调度系统与省内其他地市完成项目异地远程评标评审,率先取得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集中相对行政处罚权,信息宣传暂列全省第一位。

1-7月份,累计完成进场成交项目12539项,交易总金额414.39亿元,节约金额59.67亿元,增值金额20.05亿元,交易项目和交易金额逆势上扬,均位列全省前三。与去年同期相比,交易项目增加1585项,交易金额增加99.77亿元。其中建设工程项目1862个,总成交金额241.6亿元,省内企业成交项目数和成交金额分别占全市建设工程项目的83.62%和64.82%。

滁州市不见面开标系统

7月22日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曹发义来滁调研

开展标后履约检查

滁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系统架构

开评标区实行安康码检测

滁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网站改版升级

滁州市公共资源交易大数据分析系统

出台《滁州市公共资源进场交易目录(2020年版)》,拓展公共资源交易覆盖范围,推动适合以市场化方式配置的排污权、用能权等环境权,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部门开展的涉诉、抵债或罚没资产处置权等10类项目纳入平台进行交易。发布《滁州市工程项目各类信息公告范本(2020年版)》、《政府采购公告和公示信息格式规范(2020年滁州版)》,进一步规范交易各环节信息公开内容,鼓励支持省内建筑企业与央企组成联合体参与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投标。出台《招标投标提升行动方案升级版》《政府采购提升方案升级版》,严控业绩奖项设置,引导项目单位加大信用评价结果在评标过程中的比重。明确必须招标限额以下工程建设项目归类于政府采购工程,压实项目单位主体责任,规范项目交易。组织对 2019年以前制定的54 件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进行梳理,对5份规范性文件进行后评估,消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提升市场主体获得感。

创新担当 强保障于中

纵深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市县一体化平台服务标准化试点,上半年再投入400万元资金用于交易平台软硬件设施和系统功能提升,完善电子监管、不见面开标、电子档案归集、大数据分析、远程解密、电子保函等子系统。积极配合省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平台二期建设试点工作,完成市场主体库统一、第三方交易系统、异地评标调度系统对接三项任务。打通徽采商城系统与我市交易系统数字证书的互认数据通道,招标单位可以在交易系统中直接使用“徽采商城”数字证书对中标通知书、合同等在线签章。精简管理服务事项,对工程、采购等各类交易项目材料进行符合性审查,对于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投标报名、招标文件审查、原件核对等事项和环节一律取消,对于能够采用告知承诺制和事中事后监管解决的事项一律取消前置审批或审核环节。2月11日,我市率先响应省发展改革委《关于积极应对疫情创新做好招投标工作保障经济平稳运行的通知》精神,市县两级项目全面启用远程解密不见面开标方式开标,开通交易在线直播功能,保障全市重点项目建设如期开展,特别是涉及疫情防控物资、重要国计民生以及企业生产经营急需等项目招标采购。2月底,全市因疫情延期的198个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全部恢复开评标。

协同作战 施严惩于后

上线标后监管系统,利用交易数据统计分析模型对进场成交项目综合研判、预警监督。联合市住建局开展为期6个月的在建工程项目负责人及项目班子在岗履职情况专项检查。深化、固化联合调查和立案查处机制,与公安部门、司法部门签订合作备忘录,借助公安技术手段,共享投标人相关信息,与司法、法院等部门开展重点案件研讨。市县联动,狠抓行业清源,加强对串通投标、弄虚作假骗取中标等违法行为打击力度,稳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串通投标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出台《滁州市公共资源交易“黑名单”管理办法(试行)》、《滁州市公共资源交易竞争主体及相关人员不良行为记录及披露管理暂行办法》、《滁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考评管理办法》,纵横拓展信用管理范围,监管主体由投标人、代理公司2类拓展至招标人、代理公司、投标人以及评标评审专家4类,由交易主体管理调整为对交易主体及人员双管理。今年以来,受理投诉举报66件,对54家企业开展了信用处理,与行业主管部门共同处理违法违规案件8起,移交公安机关立案1起。公安机关抓获犯罪嫌疑人28人,查明 16家企业涉嫌串通投标犯罪。

2020-08-13 2 2 滁州日报 content_17648.html 1 3 疫情之下,我市公共资源交易逆势上扬 /enpproperty-->